年輕人涌入山姆,為何如此瘋狂?
90后趙小文有些疑惑,為什么去山姆會員商店的人那么多?
她開車來到蘇州林瑞廣場山姆會員商店時,在地下停車場找車位花了20分鐘,好不容易停好車后,走進山姆會員商店,看到到處都是推著購物車的人,轉彎時,兩輛車“砰”的一聲相撞;另一人繞了很遠才掉頭。
在廣州的山姆會員商店,1995年出生的蘇鑫也目睹了類似的場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向山姆會員商店。周末,七八條結賬通道里,每條通道上至少都有20人在排隊,排隊時間長達半個小時。
社交媒體平臺上,有人吐槽“山姆會員店就像免費購物”。下樓的兩排電梯里擠滿了戴著口罩、推著購物車的人。有些人來晚了,蛋糕全部賣光了,差點連普通的蝴蝶蛋糕都買不到。在成都的山姆會員店,人太多了,不得不進行人流管控。工作人員在停車場分批攔截購物車,等上一段時間后才放行。
有人很難理解,為什么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來山姆會員商店的人反而更多呢?
多出來的客人中,不少都是年輕人。蘇信不止一次看到一對情侶,一個擺著姿勢,一個舉著相機,拍著店里的牛肉、薯片、麻糬、蛋糕等。品嘗牛肉的隊伍排了十多米,店員熟練地翻著牛排,隊伍里的年輕人舉著手機或自拍桿,躍躍欲試。
今年國慶,我還去了北京亦莊的山姆會員商店,走在如同倉庫般的寬敞店內,看到染著粉色頭發、穿著鏤空絲襪的年輕人,也有帶著家庭、拎著LV手提包的中年人。
兩對在大型互聯網公司上班的情侶住在豐臺,其中一人開車帶四個人來山姆會員商店“逛街,沒事干”,山姆會員商店成了他們四個人的約會場所;還有兩位醫療行業從業者,曾在國外留學,在國外時經常去山姆會員商店購物,去年回國后,住在亦莊附近,偶爾過來買點東西,但“只買肉,山姆的蔬菜都是有機菜,我們買不起”;還有兩位剛畢業一年的小姑娘,坐一個小時的地鐵過來,“想試試山姆的烤雞和蛋糕,據說最近蛋糕在促銷”,其中一人拎著盒馬袋子裝山姆產品,為省下1.71元一個塑料袋。
在山姆會員商店,你幾乎一眼就能在人群中認出中年輕人的購物車——中年人的購物車里裝滿了大箱的牛肉、羊排,整箱的石榴、椰子,一箱箱的酸奶、果汁、食用油,還有嬰兒推車用來運送貨物;而年輕人的購物車則往往很空,巨大的車廂里只有兩三件小件物品,多是烤雞、瑞士卷、蛋糕和酸橙汁,就像我自己的購物車一樣。
兩個穿著運動裝的年輕人連購物車都沒推,而是拎著六瓶小檸檬汁結賬后就走了。還有幾對背著小背包、手牽著手的年輕情侶,轉了好久才推著空車從非購物區走出來。在可以買到牛肉卷、咖啡、冰淇淋的山姆會員商店,在賣現烤雞的柜臺前,排隊的大多是年輕人。男生顯然是第一次來山姆會員商店,他環顧四周,問,你們排隊干什么?
山姆會員商店,隸屬于沃爾瑪,是一家倉儲式會員制商店,以量大、性價比高著稱。其原本的目標客戶是中產階級。理想的用戶畫像是,他們有足夠的金錢和空閑時間,在意會員店的優質商品和中產身份的象征,愿意每年繳納260元的會員費,驅車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來到城市邊緣的山姆會員商店購物,每次購物都囤夠一個家庭一周的食物或生活用品,平均每次消費金額在1000元以上。因此,山姆會員商店又被稱為“千元店”。
但對于去山姆會員店的年輕人來說,在會員店購物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購物需求,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單次平均消費金額遠低于中年中產階級,但他們仍然渴望并努力接近看似“有品質”的生活。
新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愛上山姆會員商店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疫情后的囤貨熱潮。
Ruth 第一次知道 Sam's 是在 2020 年。在公司,一位同事拿出一大盒瑞士卷與大家分享。Ruth 拿起一個,立刻被它柔軟的口感和適中的甜度吸引。她問同事在哪里買的,同事回答“Sam's”。
Ruth 滿腹疑問:“山姆會員商店是什么?”就像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新玩意兒,但她卻從未聽說過。她有些緊張:“我是不是跟不上時代了?大家都這么時尚。”同事給她“科普”了一番,分享了購物技巧后,Ruth 成功被吸引。后來,同事續辦了年卡,Ruth 也拿到了他的副卡。
2021年、2022年,這張會員卡在她的生活中發揮了很大作用。Ruth家住北京東三環,這兩年她和老公囤了不少東西,在山姆會員店買了三色豆腐皮、木耳、好幾斤南瓜娃娃。外面的世界有時讓人不安,但在山姆會員店推著推車,就像兩只小松鼠在囤積過冬的食物,心里有一種充裕、輕松、滿足的安全感。
蘇欣是在疫情之后首次進入山姆會員商店的。今年年初,房地產行業受到疫情等原因影響,她從事的建筑設計行業變得冷清,她負責的項目計劃進展越來越慢,以前由中層員工決定的案子,現在要集團總裁親自審閱,她的工作量和薪水一起縮水了。
閑暇之余,蘇欣和同事們報了健身班,同事們自己做了健身餐,去山姆會員店買食材,蘇欣也帶著一起去了。那天,她被一箱箱超過一人高的蛋糕、麻糬、薯片桶、盒裝出售的夾心餅干、大塊的鮮牛肉,以及空氣中彌漫的濃郁面包香味震驚了。她買了一大包雞胸肉、一大包蝦仁、一份牛肉蔬菜包。
因為Sam,蘇辛愛上了做飯。以前她加班很多,經常在公司睡一整晚,有一次她連續兩天通宵加班,之后早上8點還要開會,開完會就回家睡覺。她沒時間做飯,最常用的軟件就是美團、餓了么。一個平臺的優惠券用完,她就換一個平臺。現在,她買了精美的餐具,做完健身餐后,還要花半個小時擺盤拍照。在小紅書上發這些照片時,蘇辛用了“厲害!Sam!”這個平時人流量不大的賬號,一下子收獲了1183個贊,上千個收藏。
喜歡山姆會員店的年輕人中,有一部分人愿意為所謂的“精致生活”買單。趙小文是一名公務員,工作五年來,她換了兩輛中檔車,兩輛都花了三十多萬,父母贊助了大部分錢,剩下的她自己付。呂思在北京一家傳媒公司上班,租了一套東三環的小房子,距離公司只有3公里,每月房租7000多元。除了健身,蘇欣還喜歡逛商店、滑雪、去江邊吹風。其中,滑雪花費最多,用她的話來說“比較貴”,一個季度就能花掉好幾千元。
但他們也非常在意性價比。蘇欣對比過山姆會員店和其他平臺的價格。在廣州,她身邊的人經常去普普超市買菜,500g的雞腿肉要16.9元,但在山姆會員店,1.2kg只要34.8元。唯一的區別是普普超市賣的是鮮肉,而山姆會員店賣的是凍肉。不過,“山姆會員店的肉解凍后也很新鮮,口感跟鮮肉沒區別。”
在她常去的輕食餐廳,一份沙拉要70多元,如果自己做,成本可以控制在30元以內。在她光顧的咖啡店,同樣一個售價12元的牛角面包,在山姆會員店買9個只要19.8元;8元一個的蝴蝶蛋糕,在山姆會員店買18個只要59.9元,平均下來每個才3元多一點。她想,輕食餐廳、咖啡店為什么要賺這個錢?還不如自己買。
年輕人常用“能省就省,能花就花”來形容自己的消費觀念。他們愿意買一件2000元的大衣、一臺1萬多元的iPhone,卻絕不會買一件10元左右還不含運費的商品。在他們去山姆會員商店花幾百元購物之前,260元的年費是他們面臨的最大障礙。
24歲的吳倩玉是長沙本地人,大學畢業后留在長沙從事教育培訓工作,行業最紅火的時候,她的工資在6000元左右,比長沙人平均月收入高出1000多元。她舍得為自己花錢,每月去兩次殺劇本游戲,每次200元。她報了長沙的室內滑雪場,每次300元,季卡3000元,一周去三次。“很劃算”,她說,“我們長沙人很會生活。”
吳倩宇自認為很舍得花錢,但2020年第一次去山姆會員店,她在閑魚上花了10元,買了一次性卡,和朋友一起進去,什么都沒買就走了。第二次去是一年后,借了親戚的卡,還帶了朋友一起,只挑了幾件熱門商品就扔進了購物車。
在淘寶上,價格更便宜的山姆會員店一次性卡售價3元,購買后用店鋪提供的賬號密碼登錄,更換頭像,即可進入山姆會員店購物結賬,無需辦理260元的會員卡。銷量最好的一次性卡一個月賣出3萬張。在評論區,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試著找男收銀員結賬,“他們一般不看臉,瞟一眼就過去了。”
在廣州天河區,有代購推出5元帶人進山姆會員商店的服務——代購先刷自己的信用卡帶顧客進去,顧客結賬時再收取5元的代購費。
除了辦卡、花5元找人代領,年輕人還開發出了退卡方式。這其中的核心就是在App的退換貨選項中選擇英文客服以加快流程,再以“不常去”等理由退卡。在小紅書上,這則體驗帖獲得了5000多點贊、4000多收藏。
供應鏈的勝利
年輕人涌入山姆會員商店,幾乎與山姆會員商店的擴張趨勢一致。山姆會員商店于1996年進入中國,前23年僅開了24家店,平均每年開一家店。但2020年和2021年,山姆會員商店新開了12家店。
從默默無聞到走進年輕人的生活,山姆會員商店經歷了兩次勝利。
第一次勝利是在進入中國近20年后。1996年,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商店在深圳開業。同年,荷蘭萬客隆和德國麥德龍也進入中國,一個在廣州,一個在上海。一年后,美國普爾斯瑪特在北京開店。這四個品牌、四所學校將西方倉儲式會員店模式引入中國。
在國外,地廣人稀,人們喜歡一次性囤積大量生活用品。但在中國,消費者難以接受這種模式,會員制店紛紛轉型或退出,僅剩山姆會員商店和麥德龍兩家會員店幸存下來。
第二場戰役發生在疫情前后。2019年進入中國,37天收獲20萬會員用戶;2020年,盒馬X會員店開業,是首家嘗試倉儲式會員制的本土超市;2021年10月,會員店首次開業,倉儲式會員店的賽道越來越擁擠。
多家會員店在供應鏈環節大顯身手。山姆最受歡迎的瑞士卷、麻糬面包等在盒馬X會員店均有銷售,甚至價格相同,甚至打出“同城同款商品價格低于同城付費會員店山姆會員店”的廣告。山姆爆紅的烤雞、最新推出的小檸檬汁等,隨即在家樂福會員店里被山姆擁護者試吃,其他會員店也紛紛安排上架。
但被“像素級模仿”后,山姆品牌沒受損,山姆用戶反而增加,2020年山姆會員商店會員數達300萬,截至2021年11月底,會員數達400萬,僅會員費收入就達10.4億元。
在中國,山姆會員商店做的是供應鏈業務,利用低SKU(約4000個商品),加上極高的性價比,通過獨家經銷、自有品牌定制生產或者利用規模經濟將商品價格壓到最低,再利用會員費增加用戶購買頻次。
山姆會員店面包房員工余宇告訴我,山姆會員店本身就相當于一個工廠。6500多平米的門店,分為前區和后區,后區有不同的部門,面包房就是其中之一。這里有專門的設備,也有分工不同的糕點師傅。牛角面包、瑞士卷、堿水包……24小時、三班倒的工作模式,連續不斷地烘烤著。還有專門的人和設備,把剛烤好的產品包裝好,擺上貨架。余宇語氣自豪地說,“這些東西,外面絕對買不到。”
在崗培訓中,該經理還強調,山姆會員店會到原產地去發掘產品,比如到云南采購核桃、到東北尋找秋穗、到澳洲發掘牛肉等。據媒體報道,山姆的采購不只是搬家,而是“共創”,讓供應商生產出符合山姆標準的產品。比如,山姆5L裝米糠油的谷維素含量在物料清單上是12000ppm,但市面上同規格油的谷維素含量在10000ppm左右。這樣的產品研發周期就更長,少則半年,多則3-5年,這是其他品牌無法承受的時間成本。
通過花錢和時間積累起來的供應鏈和穩定的用戶基礎,讓山姆會員商店成為行業內議價能力最強的品牌,強大到可以迫使供應商“二選一”。據《第一財經》報道,2015年8月,多名供應商向物美采購員反映,山姆會員商店負責人要求他們從物美尚佳會員店撤貨,否則就不再向他們訂貨。2021年,家樂福、盒馬也指責山姆會員商店存在類似的“二選一”行為。
在眾多會員制店中,山姆會員商店是最擅長社區營銷的一家。
吳倩宇是在盒馬出現后才知道山姆會員商店的。她和朋友在盒馬買瑞士卷時,朋友說:“這是山姆會員商店的翻版。”之后,她的手機仿佛被大數據監控了一樣,只要打開小紅書、抖音、嗶哩嗶哩,必定會看到山姆會員商店主題的帖子。有博主“曝光山姆會員商店供應商”,有網友分享“山姆會員商店最值得買的十大產品”攻略,還有網友錄制vlog體驗山姆會員商店的新品。
繼宜家之后,山姆會員商店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在蘇州,趙曉文會在休息日花兩個小時搭配衣服、化妝,叫上姐妹們一起開車40分鐘,去14公里外的山姆會員商店好好逛一逛。對她來說,這是需要儀式感的事情。俞渝甚至因為對抖音上看到的山姆會員商店的視頻感到好奇,決定來這里工作。
但對這些不太熱衷辦理會員卡、購物頻率和平均訂單金額較低的年輕人來說,教育并不容易。
當天吳倩宇和朋友用親戚的會員卡結賬時,被收銀員攔住了,收銀員說必須會員本人在場。吳倩宇解釋了幾分鐘,后面排隊的大叔實在等不及了,就問收銀員吳倩宇能不能用自己的卡結賬。收銀員還是說不行,必須用自己的卡,她可以現在就去辦卡。吳倩宇又尷尬又生氣,就把購物車扔到一邊,沒辦卡,拉著朋友的手離開了。
社交媒體上,許多人都有與吳倩宇類似經歷,購買一次性卡的年輕人因尷尬和結賬購物的時間成本,被迫當場花260元買年卡。
在我去山姆會員店之前,山姆會員店的銷售人員也多次向我推銷會員卡。在我詢問是否可以使用一次性卡后,她多次警告我,“山姆會員店沒有一次性卡”、“山姆會員店改機器了,要看是不是你的頭像,都是刷臉識別,拿別人的卡進不去。”但真正到了山姆會員店,門口的工作人員只查健康碼,結賬時用機器掃會員碼。
吳倩瑜對一個細節印象深刻:在山姆會員商店門口,工作人員根本不檢查會員卡。當她購物完畢結賬時,收銀員說必須親自到場。她有些納悶,“如果他們不想讓我進去,為什么不在門口攔住我?”
這就像是一場你來我往、你來我往的較量,一場欺騙的較量,年輕人本想從山姆那里免費得到點什么,可沒想到最后卻被山姆騙了。
新活動
在贏得了年輕人的青睞之后,薩姆仍然要面臨一場新的戰斗。
如果說過去會員制商店之間的競爭是供應鏈和市場營銷,那么今年,他們的競爭則是區位、電子商務和物流系統。
原本開在城市邊緣的會員制店集體遷往市中心。發源于北京的倉儲會員制店富迪于2021年開業,首店開在北京東四環,今年國慶假期,第三家店已在東五環朝陽北路開業,緊鄰六號線黃渠地鐵站。山姆會員商店也嘗試過“市中心店”,今年8月底在上海寶山區上海大學商圈附近開店。新店臨近多條地鐵線路,周邊都是居民區。開業當天,排隊的人堵住了門口,進店等了1個小時,結賬等了1個小時,有人說堪比“排隊現場”。
與Costco等會員制店不同,山姆會員商店有自己的線上APP,可以線上購買,還有專人配送。趙曉文經常在網上購買山姆的產品,她表示,大部分商品送貨速度很快,最快1小時到,訂單滿99元包郵,跨城包郵。她在鎮江的時候,可以在蘇州山姆訂外賣,蛋糕、面包等生鮮食品可以全城配送,隔天送達。富迪上線小程序,將旗下3家門店的配送范圍擴大到原來的1.5倍左右。
反觀今年上半年,消費低迷,國內大型超市多數處于虧損狀態。贏商網數據顯示,16家大型超市企業新開門店僅69家,為近三年來最低。盡管超市企業紛紛停止擴張、力圖維穩,但倉儲會員制店如同不屬于這個體系的外來者,依然處于“內卷化”模式。
新的競爭對手還在不斷涌現。去年底,麥德龍宣布未來國內門店將全部轉型為會員制店。今年9月,家樂福將同時開出兩家新的會員制店。該CEO表示,“未來三年,家樂福將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拓展100家付費會員制店。”盒馬鮮生X會員制店一個月內新開了4家店,Costco也在上海浦東新區開了一家。
優惠券都發得跟免費一樣,山姆會員商店有50元線下購物券,35元線上購物券,15元運費券;富迪有新用戶100元優惠,免費洗車券,生日38折券,運費券,總之,365元的會員費好像都以優惠券的形式返還了。
這樣的競爭,加上各種補貼、福利,也讓年輕消費者嘗到了“甜頭”。比如,國慶期間,山姆蛋糕就搞了個促銷,12人份的提拉米蘇蛋糕,原價99元,現價79元,加上平臺提供的優惠券,只要40多元。
我也買了一個,但結果是,雖然我邀請了五個朋友來家里吃飯,但這個巨大的提拉米蘇蛋糕只剩下了四分之一,在冰箱里變質了,最后被扔掉了。后來,我買了12個瑞士卷,但只吃了5個就過期了。我還買了兩個麻糬面包,但一直放在冰箱里,再也沒人問起過。
對于獨居或與伴侶合租、未婚無子女的年輕人來說,大量購買并不一定劃算,可能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吳倩瑜做過對比,在她最常使用的買菜平臺,一次可以買下幾十元的東西,直送到家,自己做飯吃一個星期,吃不完的扔掉也不可惜。相比之下,如果去山姆會員店,她一年只能去兩次,往返也不方便。她沒有車,每次去要么打車,要么坐地鐵,每次都拎著巨大的塑料袋轉運,感覺就像是帶著貴重物品逃荒的災民,小心翼翼,疲憊不堪。
歸根結底,抱著便宜貨的心態買東西、囤積東西,很可能會導致浪費。
國慶假期,我從亦莊的山姆會員商店走出,就聽到路邊有一對小情侶在等車,其中一個說:“山姆會員商店的菜量太大,我又不常做飯,吃不完。”另一個附和道:“我告訴你不要辦卡,你一年來兩次,每次都花200塊。”
盡管薩姆已經歡迎年輕人,但他是否真的能留住他們仍是未知數。
(本文采訪對象均為化名)
參考:
[1] 資本逆流而上,又有山姆會員商店供應商獲融資(2022),界面新聞
[2] 美國山姆會員店會員費自1999年以來首次上漲,付費會員制還是一片藍海嗎?(2022),《首席商業評論》
[3] “商業越冬”揭秘:山姆會員商店搶占中產階級(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