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糕點 高校門口驚現天價桂花糕,一塊竟要 70 多元
微博舉報引發熱議
這條微博一經發布,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大家紛紛吐槽。原來,不僅昆明冶金學院安寧校區有人賣桂花糕,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門前也出現類似情況。云南經管學院學生陳先生稱:“上周我在經管學院門口買到了網上說的這種栗子桂花糕,6元一兩,一小塊要70多元??瓷先ケ”〉?,但切起來越厚,口感越差,一點都不好吃,很甜,吃起來像化妝品,我只吃了一口就扔了?!?/p>
切斷一切,從幾十到幾百
據記者了解,每到開學,各大高校門口都會有賣桂花糕、栗子糕的攤販,不少剛入學的新生都會去買。云南民族大學學生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些攤販大多是外地來的,每年都有新生上當受騙。我當初也買過,但現在吸取了教訓。這玩意兒只會騙新生,買過一次的人再也不會買。這種攤位不僅衛生不安全,栗子桂花糕的切法永遠都是從上往下,買到的永遠是長條狀?!?/p>
學校門口的栗子桂花糕售價從2.5元/兩到6元/兩不等,但不管單價多少,最終的收購價格都很高,買一塊就要幾十元,少則30多元,多則上百元不等。
采訪過程中,攤販們通常會通過喊“3元一兩”來吸引顧客,以迷惑不了解實際情況的學生。攤主看到有人要買,通常會幫忙告知切的寬度,并用刀子指示切的位置。然后,攤販使出“慣用伎倆”——切刀沿著糕面豎著切,趁顧客不注意時,用手中的切刀向外斜切,使切出的糕呈上窄下寬的梯形,以增加重量。切糕稱重后,如果顧客不肯接受過高的價格,攤販就會打出“我一無所有,要賺錢養家”的感情牌,或者以桂花糕已切過,不方便再賣為由拒絕,甚至揮舞切刀進行威脅,然后辱罵顧客。 商販強買強賣的意圖明顯,給缺乏經驗的大學生造成心理壓力。
栗子桂花糕的制作秘訣
記者隨后上網搜索,發現網上對“栗子桂花糕”的報道和討論頗多。據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銷售方式不當,栗子桂花糕還暗藏“貓膩”。招牌上寫著原料是栗子粉、蜜棗、蓮子粉、蜂蜜、核桃粉等,營養極其豐富,但栗子桂花糕其實是用豌豆粉、劣質紅棗、白糖等低廉原料制作而成。桂花糕出爐后,攤主一般會用木板壓實,增加糕體的密度,因此顧客用肉眼觀察很容易產生錯覺。蒸盤上的桂花糕面積不大,但高度卻高達15厘米,看似小小的糕體,其實很重。
有同學反映,這種桂花糕沒有香味,質地粗糙不易融化,比一般糕餅壞得快。一位買了栗子桂花糕的同學說:“一塊就好幾天的生活費,真是坑人?!?/p>
記者查閱相關法律發現,刑法第226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強迫他人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或者接受服務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保護法》第4條規定,經營者和消費者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第56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不管是從強制消費,還是模糊報價的角度,攤販售賣桂花糕的方式都飽受爭議。
提醒:最好不要在路邊購買不安全的食物
在此,記者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在校門口或者路邊攤購買。有的商販為了牟取更多的利潤,把它從上到下切成梯形,而且它很重(比水沉),所以看似很小一塊桂花糕,可能就要幾十元。大家以后購買這個要多加小心了。對此,云南民族大學后勤保衛處相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學生投訴購買桂花糕的情況。學生如果遇到此類情況,應立即報警或尋求學校保安人員的幫助,并建議學生減少購買街頭不安全食品。
常規分析
商販玩文字游戲混淆重量概念
一些商販為了增加銷量,就利用人們對栗子桂花糕的不熟悉,用不正當的手段,玩“文字游戲”,混淆“重量”的概念,讓人忍痛吃虧。
流動攤販銷售
這是一種流動攤點,在一個地方經營,賺夠了錢就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根本就沒有辦法維護自己的權利。
利用人們的“好奇心”
“栗桂花糕”通過不明碼標價,勾起了消費者的好奇心,讓“買賣”變成了“一刀切”式的買賣。拿到栗桂花糕的人要么覺得不好意思,要么切了又“貼”不回去,要么怕被威脅不敢出聲,只能交錢,接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