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歲糖尿病患者逆襲成馬拉松運動員,他是怎么做到的?
糖尿病患者跑步一年減重10公斤
每天早上,都能看到蔡元祥在武漢長江邊跑步的身影。
蔡元祥是武漢某央企高管,45歲前從不運動,身高1.73米,體重90多公斤,喜歡大魚大肉、甜食、喝酒、宵夜,飲食毫無節(jié)制,自豪地稱自己“胖而快樂”。2005年體檢發(fā)現(xiàn)“三高”:餐前血糖9.6,餐后血糖12.7,是典型的糖尿病患者,還有中度脂肪肝、高血脂。肩負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責任,蔡元強嚇得渾身冒冷汗。
出院后,蔡元強把藥全扔了,當晚就決定開始用飲食和運動來調(diào)節(jié)自己。他咬緊牙關,每天早上5點起床,剛開始連200米都跑不了,堅持了三個月后,飯前血糖降到了7.8。一年下來,他瘦了10斤,血糖基本正常,高血脂、脂肪肝都沒了!早餐不吃油膩、過咸的食物,飲食控制在一天兩餐,其中一餐是酸甜苦辣,但飯后血糖還是維持在8左右!運動讓他可以享受美食,蔡元強覺得生活又充滿了希望。
2014年開始馬拉松生活
2014年是蔡元強跑馬拉松的第一年,3月份參加鄭開馬拉松時,他的體重75公斤,血糖基本得到控制,脂肪肝、高血脂早已消除。45歲前從未運動過的蔡元強,13年來跑步、游泳毫無阻礙,飲食安排也十分合理。
五年來,蔡元強已參加了26場全國馬拉松比賽,曾奪得鄭開國際馬拉松團體第一名、武漢后官湖半程馬拉松團體第一名。今年的武漢馬拉松,蔡元強以3小時33分的成績,獲得年齡組第十名。
2015年9月北京馬拉松結(jié)束時,蔡元強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歷史性的突破,誰也不會相信,我成了國家專業(yè)三級運動員,我做到了!人生要有夢想,夢想成真了呢?在努力中遇見最好的自己!突破4小時,是業(yè)余馬拉松運動員的理想!55歲那年,我以3小時51分15秒跑完北京馬拉松。回想十年前,我體重180多斤,因為糖尿病開始跑步,連500米都很難,受了很多苦,但我堅持下來,才走到了今天的地步。我跑自己的馬拉松,讓別人賣藥!
百公里是蔡元強的夢想,他要挑戰(zhàn)自己。2016年,他參加武漢市體育局組織的百公里賽,以13小時15分的成績排名第21位,當時全程只有113人完賽。
要熱愛生活,你必須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
蔡元強是一個熱愛生活、旅行、攝影的人,今年春節(jié)前,他曾獨自駕車帶著妻子去了海南,此次,夫妻倆又駕車來到了蘭州。
11日早上7點,老蔡給記者留言:我正在去甘南的路上,計劃去西寧,還要去青海湖、茶卡鹽湖。中午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已經(jīng)離開拉卜楞寺了,美麗的草原讓他流連忘返,于是他走進蒙古包,喝起了奶茶。
在老蔡看來,鍛煉跑步應該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如果堅持5年以上,已經(jīng)是一種自覺行動。他每天從武漢海關出發(fā),在漢口江灘跑13公里左右,周末在東湖綠道跑半程馬拉松,每隔十天跑一次,總距離超過32公里。“如果有氧能力提升了,跑馬拉松就不會有32公里‘撞墻’的感覺了”,老蔡說。
跑步只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大的享受就是照顧孫子。他每天把唐詩當催眠曲,讓1歲9個月、連話都說不清楚的孩子陪他彈《木蘭詩》。孩子睡著了,蔡元強就抓緊在家的時間做力量訓練。
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帶妻子出去旅行,從2004年起,我每年的行駛里程超過2萬公里。
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飯后一小時鍛煉很重要
堅持運動的蔡遠強,從來沒刻意節(jié)食或忌口某些食物。對于愛吃甜食的蔡遠強來說,瘦了25公斤左右不反彈,確實是一個奇跡,相反,身體里的垃圾也逐漸被清理干凈,血糖、血脂也恢復正常。蔡遠強認為,飯后一小時左右運動很重要,最好能出汗,心率120以上,心肺功能才會更強。減肥最好的方法就是跑步,可以慢跑,每天慢跑五六公里,會有不錯的效果。最好有個目標計劃,目標不要定得太高,但要持之以恒。
蔡元強還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大家,每天跑步是一種鍛煉方式,運動可以增強抵抗力,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降低血壓,有助于減脂、維持體重、提高肌肉質(zhì)量、強健骨骼、預防骨質(zhì)疏松,在改善身體形象的同時,還能緩解壓力和焦慮。他建議初學者不要急著跑步,要一天天加大量、加快速度,如果急于求成,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跑步也是一樣,如果把握不好“度”,那么跑步同樣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與李嘉南院士因馬拉松結(jié)緣
蔡元強與李建安院士
6月9日,蘭州馬拉松賽前一天晚上,蔡元強激動地給記者打電話說:“我見到了李嘉南院士!這位康復專家創(chuàng)造了骨折77天后重返馬拉松賽場的奇跡,我太佩服他了!”李教授還夸我是馬拉松之神,還跟別人說我靠跑步成功減重25公斤,還治好了糖尿病!
10日,在海拔1500米的蘭州,馬拉松在陽光下舉行,經(jīng)過1500公里的自駕行程,蔡元強仍然跑出了3小時52分21秒的成績。
李嘉南院士謙虛地對蔡元強說:“你的成績比我好多了,我會努力慢慢追趕的,要向你學習,我們共同努力,把運動是良藥的理念推廣出去。”
李嘉南教授表示,我國著名心血管醫(yī)學專家胡大一教授堅持每天走一萬步17年,擺脫了脂肪肝、高血糖、高膽固醇;蔡元強堅持跑步13年,擺脫了糖尿病。他希望運動損傷不要成為大家運動的障礙。跑步和運動,重要的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蔡遠強說,選擇跑步,是因為跑步幾乎不受場地限制,只要抬起雙腳就能跑。糖尿病雖然不可逆,但早期患者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能好轉(zhuǎn),遠離并發(fā)癥。如今,健康的生活習慣已經(jīng)成為蔡遠翔的習慣。他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是,少吃多動,量力而行,降血糖,保持健康,才能在未來享受高品質(zhì)生活。
李嘉男教授和蔡遠強約定以后要一起跑更多的馬拉松。蔡遠強笑著說:“只要我活著,我就會一直跑下去,哪怕有一天我不能再在馬拉松的賽道上跑了,我也不會停止鍛煉。”今年11月,蔡遠強還將赴日本參加大阪和神戶馬拉松比賽。
不要再懶惰
一起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