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考試中的意念性失用與意念運動性失用,你真的分得清嗎?
發布時間:2024-06-12 19:37:57 點擊量:
【導語】思維失用癥,更多招聘信息、考試備考資料、筆試資料、輔導課程、時事資訊請關注重慶醫院招聘信息網。
重慶醫藥衛生考試交流群:686084117
在康復醫學的學習和考試中,經常很難區分意念發育不全和意念運動發育不全。不管意念發育不全還是意念運動發育不全,患者都無法正確執行指令。因此判斷是否有失用癥的主要方法是動作檢查法,即要求考生借助一定的工具完成特定的動作,觀察其動作表現。因此,對于廣大考生來說,往往容易混淆,難以區分。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1.意念運動性失用癥:是最常見的失用癥。
患者表現:患者能自動反射性地完成動作,知道并能說出如何做,但不能遵照指令完成復雜的自主或模仿動作如伸出舌頭、刷牙等,但進食時能無意識地伸出舌頭舔嘴唇上的飯粒,日常生活大多不受影響。運動知覺印跡得以保留,但不能在患者自主記憶中運用。
病變部位:病變多位于左側緣上回,運動區、運動前區病變亦可引起,可能是由于動作概念形成區域(緣上回)與執行動作的運動中樞之間的纖維通路中斷所致。
2.思維失用癥
患者表現:患者不能順利地制定動作計劃,失去執行復雜、細致動作的概念,只能完成一系列動作中的單個或分解的動作,不能將分解后的動作有機地按順序組合成一套完整的動作,動作順序出現錯誤,如將應最后做的動作先做;或患者執行了與要求完成的動作相似的另一個動作;模仿動作一般通暢。可與其他失用癥并存。動作或工具的概念系統受損,不能將工具與目標對象聯系起來制定動作執行計劃。常表現為及物動作內容的錯誤,如患者用剃須刀或牙刷梳頭,因此日常生活常受到影響。
損害部位:多為左頂葉后部、緣上回及胼胝體病變。多為中毒、動脈硬化性腦病、帕金森氏癥等彌漫性腦病變,亦可見于神經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