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斷斷續續跑步到完成半馬,他用了 3 年,你呢?
2019貴陽國際馬拉松
我從2016年開始斷斷續續的跑步,到現在已經3年了。那時候開始跑步的原因挺簡單的,因為聽說跑步能讓人永葆青春,跑半個小時以上就會有戀愛般的幸福感。后來我看了很多關于跑步的書籍和視頻,也一直在調整自己的跑步姿勢。還了解到跑步帶來的“戀愛的幸福感”是因為運動會產生多巴胺,多巴胺能讓你感受到戀愛的甜蜜和幸福。對于單身的男士來說,這就是我需要的。呵呵。
馬拉松是每一位長跑運動員的夢想。
我一直以為,要一公里一公里地增加跑步里程。對于一個跑步兩年,最多只跑過12公里的人來說,半程馬拉松的21公里是一個需要幾年才能實現的目標。但2018年,我遇到了一個小女孩,她跑了半年后就參加了半程馬拉松。我當時挺震驚的,看來是自己的思維限制了我的跑步里程。所以參加馬拉松成了我迫切需要實現的一個夢想。
因為經常出差,想著過完年后可能就沒機會跑馬拉松了,就報名參加了2019年3月17日的成都雙遺馬拉松,可惜出差了,沒能參賽。
5月份我在貴州出差,聽說6月份貴陽有馬拉松,我立刻就報名了,因為我知道那時候我肯定在貴州出差。
比賽前一天,我到達貴陽站,乘坐地鐵一號線,快到會展中心站時,聽到地鐵里的廣播:“參加貴陽國際馬拉松的乘客請在國際生態會展中心站下車。”當時心里就暖暖的,臉上露出了溫暖的笑容。尤其是走出地鐵,一路看到非常詳細的馬拉松路線指引,才真正感受到主辦方的用心。
地鐵內有清晰的方向指示牌
跟著指示牌一直走到出口,見到了所有來參賽的跑者,心里怦怦直跳。領完比賽物品,拍了幾張現場照片,就開始訂酒店。附近的酒店已經被訂滿了,還好我訂的酒店在1公里多一點的地方。到了酒店,發現住在那里的大多是來參賽的跑者。
辦理完登機手續后,我高興地打開了取出的球衣和車牌。
吃晚飯很早,想著明天早上不能吃太多,就吃了2份左右的冒菜。
9點多,困了,躺在大床上,還挺舒服的,打了無數個哈欠,想了兩件第二天可以發朋友圈的事,最后上了幾趟廁所,11點半睡著了。
我的設備
6月16日凌晨5點,我醒來,去了趟衛生間,又迅速睡了40分鐘,起床洗漱完畢,一邊擦臉一邊吃了一包餅干,喝了一杯咖啡,穿好裝備,風光無限的出門了。
天氣陰沉,但沒下雨。我聽從其他參賽者的指示,看到很多警察和志愿者在維持秩序。當我到達集合地點時,已經是7點20分了。有人抱怨集合線不合理,明年不會來了。我也覺得有點長,趕緊去寄存包,排隊上廁所。等了好久,終于在7點29分跟隨大部隊到了起點。
我開始聽到主持人的大聲喊話,全場沸騰了,大家一起喊。我默默地笑了笑。心里也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希望能夠如愿跑出PB。
終于到了起跑線,有的帶著孩子跑,有的帶著老婆跑,有的推著嬰兒車跑。大屏幕上顯示,跑在最前面的黑人跑者已經跑了2公里多。一聲嘆息過后,大家為自己加油鼓勁,邁出了第一步。
我點開提前準備好的KEEP歌曲,按下“開始”;在酷狗音樂里打開前一天準備好的跑步歌單,激昂的旋律在耳機里震動著我的耳膜,我開始跑步。
長跑是自己與他人的較量,對于沒有晨跑習慣的我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
——不吃任何東西可以跑完嗎?
——那個,吳東老師說,你不用擔心,你身上的脂肪足夠你跑完全程的。
——好,沒問題,就這樣,按照自己的節奏跑。嗯,一公里,很好,5分45秒,還不錯,保持節奏……
我這么自言自語,終于過了10公里,一切都好了。抬頭看到長長的一隊人,好美,于是拿出手機拍了下來。
長跑隊
這張照片看起來很美,但當我成為別人眼中長隊的一部分時,我才發現,這是個斜坡!我最討厭的斜坡!哦,我聽到“最后一公里花了6分45秒”,好生氣,這個斜坡影響了我的表現。
天與人斗爭的內心戲劇仍在繼續:
——幸好又是平路……喝點水補水……怎么又是坡?……最后5公里,不能再有坡了,這樣會影響跑者的最后沖刺……補水,怎么又是喝水,嘴巴難受……呃,又是坡……雨開始下大了……天吶,最后1公里,還是坡……幸好帶了2張紙巾,雨這么大,看不清楚……啊,最后500米,還是上坡……好吧,肯定不能有好成績了,沒力氣了,最后50米,沖刺吧!
終于,我在大雨中完成了我的第一個半程馬拉松,盡管我渾身濕透,如同落湯雞一般。
領取獎牌與賽后物資,做拉伸,取回托運行李,披上毛巾,梳頭,調整狀態,拍照,領免費米粉,發朋友圈,最后安心回到酒店退房。
你問我為何能堅持下來?
——沒有,沒有堅持,跑步是我的習慣,就像每天吃飯睡覺一樣,隔天就得跑,不跑就難受。
你問我為什么喜歡長跑?
——跑步讓我快樂,發自內心的快樂。跑步讓我精力充沛,讓我一個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緒波動。沒有什么是10公里跑步解決不了的。如果這不管用,那就2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