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不同,差距竟然如此之大!你還不趕緊看學習變現
《學習貨幣化》作者清水久子曾擔任過公司內外的培訓講師,指導和培訓過約3000名咨詢師,被譽為“培訓專家中的專家”。在這本書中,她給出了相應的學習方法,以提升我們的學習能力,并盡可能將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財富。這本書就像一本有趣的學習指南,她用最短的時間高效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方法,讓我們離人生的巔峰更近一步。
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
01|你真的懂得如何學習嗎?
我們每個人都苦讀了幾十年,學習上學占據了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對我們的習慣養成和知識積累有著深遠的影響。但作為一名學生,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真的懂得學習”這個問題?很多人在學校成績優異,名列前茅,但進入社會后,卻沒有辦法滿足工作的需求。那是因為上課在此刻已經成為了舒適區。“成績好”不是因為學習能力超強,而可能只是熟能生巧。如果想要提高,那么改變現在的方法,改變學習心態是當務之急。
不管是職場人士還是學生,我們學習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和更高的價值回報。比如我學習運營、設計相關的課程,花時間鉆研打磨,就是為了升職加薪;比如我的朋友上課,花大量時間做練習,就是為了能考上公務員……所以,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學習的動力就會更大。職場人士學習的目標是能夠實現自己的職業規劃,理清自己的職業規劃,再逆向思考自己需要提升的方向。這樣的學習,效率就會逐漸提高。
02| 善用工具創造獨特價值
關于學習,書中為我們介紹了三大學習工具,每個工具都有自己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滿足不同的需求。
001.學習信息圖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八卦、工作信息、會議資料……這些都是我們會面對的信息,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對信息進行總結整理,選擇適合自己的。比如我們要學習設計相關的內容,就需要選擇該領域TOP10或者TOP20的書單,并對其內容進行整理整合。如果選擇的書太少,我們的學習就會比較片面。比如《黃色》,我看過一本書,里面只提到它能起到警示作用,經常被當做警示標志,卻沒有提到它是一種充滿激情的顏色。所以,想要有所成就,學會專題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把一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學扎實,打好基礎,然后通過泛讀不斷提升信息量。這樣你會發現,你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信息圖譜是我們梳理內容的“完美工具”,它是多元化的,通過不斷添加內容,這張圖譜會更加完整,我們掌握的知識也會更加全面。在添加內容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分享自己學到的東西,因為分享輸出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梳理內容,內化內容。這也是我們高效學習的捷徑。雖然分享可能并不完美,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反饋,向更優秀的人請教自己的不足,這可以讓我們不斷優化成長。
除了不斷完善地圖上的信息之外,將信息公開并獲得反饋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信息地圖才是完整的系統。
002.學習路徑圖
學習路徑圖可以幫助我們梳理任務,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有了目標和方向,我們才能制定學習計劃和期限。很多人說我們經常制定各種時間表,但卻沒有進步。那是因為時間表只是一串內容,讓我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但學習路徑圖就不一樣了。它可以幫助我們分清主次,讓我們更高效地安排學習。它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能力,還可以逼迫自己輸出優質內容,讓我們在輸入的同時有意識地輸出。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直接支持或者反對一個觀點,需要通過多角度的閱讀來判斷輸入的信息。即使是同一類型的書籍,每本書的觀點也會略有不同,我們需要分辨哪些信息是正確的,哪些是不一致的,這樣才不會被輸入的信息誤導,輸出高質量的內容。
003. 學習日志填補空白
我們學習了新的知識之后,驗證學習成果的方式就是不斷輸出。寫日記就是其中一種方式,比如筆者在博客上寫日記,表達自己的看法。現在有很多APP可以供我們寫日記,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石墨等都是不錯的記錄工具。寫日記的時候,要學會對知識體系進行分類,將每個類別進行歸類,這樣在查找的時候,可以快速找到,不會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寫完的日記可以發朋友圈、頭條、豆瓣、簡書等,因為讀者會給你反饋。寫得好還可以和優秀寫手對接,一起成長。真正的學習和成長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饋、反饋、再反饋”,只有不斷生產、不斷反饋,我們的生活才會真正改變。
03|成人學習小貼士:
001.每天堅持30秒,養成良好微習慣
我們常常會給自己制定各種計劃,比如每天鍛煉1小時,每天看書1小時……但很多人往往開局不錯,結局卻很糟糕,也許是因為太忙,要做的事情太多而無法好好安排,也許是因為懶惰而一直拖延。其實,這一切都可以歸咎于目標定得太高。如果我們打心底覺得無法完成,那我們還會去做嗎?最終的結果就是無限拖延。借用《微習慣》里的話,只有先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讓身體不斷得到正向的反饋,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習慣。30秒的時間設定,是保證你真的能學會的最后堡壘,如果你把學習難度降低到幾乎沒有難度,你一定能完成的。
002.先完成,再完善,有效輸入輸出
人總是在有 100% 的把握時才會去嘗試做一件事,因為人都怕吃虧。學習是一個輸入的過程,如果你沒有學完或者學不好,就不會有輸出的想法。但其實好的東西都是在輸出的實踐中不斷反饋和打磨出來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優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引導輸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003 合理安排時間碎片
平均分配時間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每天的時間安排都不一樣,如果很忙,就無法按時完成任務。與其讓自己因為沒有完成分配的任務而感到失望,還不如注重總量,比如空閑的時候多學習,忙的時候少學習。做好整體安排,我們也能收獲更多的幸福感。
最后,只要你有學習的能力,你就不會害怕遇到任何新知識。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提高能力也是一輩子的事。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