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東的家國情懷:奉獻艱苦地區,扎根西藏防震減災事業十四年
在防災技術學院學習期間,歐文東始終把“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地方”作為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 2005年,22歲的歐文從東部大學畢業。他沒有像同學們一樣到大城市求發展,而是走向了雄偉的青藏高原。
當他決定去西藏工作時,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你的身體能承受嗎?你有沒有考慮過找一個伴侶來照顧你的父母?面對這些問題,歐文東坦言:我對家人和國家的感情就是為難以到達的地區做出貢獻。他毫不猶豫地來到西藏,在西藏自治區地震局工作。
轉眼他扎根西藏防震減災事業已經14年了。從青澀少年到中年大叔,黝黑瘦削的臉龐早已被青春和滄桑洗刷得一干二凈。十四年來,日喀則地震臺就像自己的“孩子”。十四年來他所積累的“心血和愛”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孩子。
坐車不像工作那么舒服。如果我坐得太多,我的屁股就會痛。
外出野外對于歐文東來說是常事,他也說不清這十四年來自己走了多遠。西藏幅員遼闊,東西南北1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20多個有人值守和無人值守的地震臺站,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
2010年,參與完成中國陸太網西藏子項目各地震臺站儀器安裝調試工作。他回憶道:“我記得出去一個多月的時候,大部分路都是碎石路,每天顛簸幾百公里。走完一站再繼續下一站,我感覺我每個站都到了上班,比較輕松,至少比坐車坐車舒服多了。”
2018年11月至12月,為了加快國家強度快報預警工程西藏子項目新基站征地,他和同事們歷時32天,驅車數千公里趕到完成大部分地震預警基準。車站征地手續。
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參與完成國家烈度快報預警工程西藏子項目日喀則市、山南市基礎站點選址和租賃及5個站點的選址和測試為“一帶一路”GNSS項目提供支持。之后,他驅車數千公里,用40天的時間深入無人居住的山區和戈壁灘,專注精準定位。沿途道路蜿蜒,人煙稀少。如果餓了,可以用方便面、榨菜、礦泉水。如果你困了,就在車上小憩一下。
面對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極寒、嚴重缺氧環境,歐文東毫不退縮,認真完成西藏站的維護和征地選址任務。青藏高原面積大、地震發生率高、基礎條件艱苦,對監測工作要求高。為了提高西藏地震監測能力,獲得連續、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他努力搞好臺站建設和現場維護等最基本的工作。他說:作為一名普通的地震學家,西藏所有的地震臺站都有我的存在,我也感到非常自豪。
十四年來,我對工作的無私投入比照顧家人和孩子還要多,以至于女兒總是抱怨:爸爸,你能不能愛我多一點。當談到家人和孩子時,這位皮膚黝黑的“礦工”總是默默流淚。他一直說自己“為了大家犧牲自己的家庭”。
夯實基礎造福人民,擔當起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
西藏作為我國邊疆地區,幾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仍有數百萬農牧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2013年12月,歐文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積極報名參加全區開展的“爭創第一、爭創一流、強基惠民”活動,并深入曲米村在那曲地區尼瑪縣夾??古鄉海拔4737米的村里上班。隊長。
2014年初駐村時,母親千里迢迢來到雪域高原,照顧還在上學的女兒。常年在內地的母親在照顧女兒時,因高原嚴寒、缺氧、疾病等一系列問題不幸去世。面對這個噩耗,歐歐東將悲痛記在心里,處理完后事后,他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村里的工作中。他們一進駐村子,就帶隊進行入戶調查。他們起早貪黑,挨家挨戶深入了解村民思想和貧困原因,通過多種渠道為村民尋找致富之道。
幫助指導曲米村“兩村委會”完善曲米村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他利用私人事務的實際資金,籌辦和經營曲米村的便利店;承認,在衢區高中家庭十分貧困時,他們撥出4000元的實際經費幫助家人;他們組織村民捐款共計8000余萬元,幫助貧困老黨員王扎覺梅赴拉薩就醫,解決了燃眉之急。人心中都有一桿秤。一條條潔白的哈達,一杯杯的青稞酒,是農牧民在告別時對“親人”最大的謝意。
在車站的日常工作中,歐文東帶領全臺干部職工以身作則、帶頭行動。面對高寒、缺氧、惡劣天氣,他始終忙碌于臺站的地震監測任務和儀器維護工作,一絲不茍,哪怕一個人。就連稍微松動的螺絲也不放過,有效保證了日喀則地震臺監測數據的持續可靠性。
十四年的堅持和奉獻,他失去了很多,但也收獲了無數的榮譽。他帶領的日喀則地震臺先后榮獲2012年全區地震測量考核第一名、2013年載人地震測量臺運行質量考核第一名、2014年西藏地震局先進集體、 2015年全區地震測量考核。 地震臺站運行競賽第二名,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地震應急響應特別獎,全國第二名2018年載人地震臺作業競賽等榮譽。他本人還榮獲那曲地區2013-2014年度那曲地區創業強基惠民生活動先進村班子成員、西藏自治區地震局2018年度考核優秀個人等榮譽。面對這些贊譽,他說:“我沒有做任何突出的事情,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防震減災事業任重而道遠,我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是我要做的還有很多。”
他經常告訴朋友,在西藏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空氣新鮮,環境安靜。這里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吵鬧,讓他可以思考更多的事情,思考更多的問題。
十四年的風風雨雨,五千個日日夜夜,他始終默默堅持,用行動兌現“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磨煉意志,我愿意與日喀則梯田共同成長”的初心誓言。 ”他說,在西藏,享受生活的代價太高了。于是,他尋找合適的愛好來豐富自己孤獨的生活。現在,讀書和攝影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從他身上能感受到一種精神,一種當代年輕人中少有的精神,一種在防震減災行業的高原地震工作者身上體現出的“攻堅克難、堅忍奉獻”的精神。如今,作為西藏日喀則地震臺臺長,歐文東帶領戰友們繼續開拓進取,繼續譜寫新時代雪域高原防震減災事業的新篇章。
(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人民網聯合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