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持續開店并強調長期主義與全球化價值
迅銷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吳品輝表示,這是因為優衣庫提供的不是快速消費品,而是基于技術和設計、滿足人們真實需求的產品。
進博會前,優衣庫創始人、迅銷集團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柳井正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柳井正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長期主義者,而面對短期的巨大變化,這種長期主義轉變成樂觀主義。他強調了全球化的價值,對“言出必行”的理念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并用經驗和案例解釋了自己為何保持樂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柳井正不僅是一家大公司的CEO,更是一位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企業家。在當今混亂的世界中,后者的作用更為重要。
柳井正是迅銷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迅銷集團旗下擁有優衣庫、GU、Theory等服裝品牌。
壹:壹雜志
Y:亞奈正
易:疫情對您個人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Y:疫情是二戰后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不過,危機過后,機遇也隨之而來。對于我個人來說,因為疫情,我在家呆的時間更多了,有機會思考更多的問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作為我這樣的經營者,我會思考,到底什么是生意?什么是人類?未來我們應該如何成長?你可以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可以回顧自己,問問自己。從積極的角度來看,疫情為我們提供了如此寶貴的時間。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我可能還來不及靜下心來思考,所以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了,這次疫情可能是一個開啟新時代的機會。我有這樣的期望。
易:您如何看待優衣庫以及疫情后的全球市場?
Y:大家都在談論疫情,都說世界現在是分裂的。我覺得世界是相連的,我相信這一點。有些國家或地區可能想封閉自己,但我持相反意見。我不喜歡這種分別思考和比較的方式。有消費者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市場,消費者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各國不應再像以前那樣對抗。現在,我們因應對疫情而身心俱疲。希望大家能夠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
就我從事的服裝行業來說,現在的發展是全球化、聯通,而不是孤立。在日本,現代服裝被稱為“西洋服裝”,因為它是從西方傳承下來的。相反,日本的傳統服裝是“和服”。它們是兩個詞。我也受到很多歐美文化的影響。熏陶。現在,優衣庫又在中國、東南亞、歐洲和美國開設了門店。我們以Made for all為理念,為全世界提供最好的服裝,這一政策將堅定不移地延續下去。很多人反對全球化,認為全球化有很多弊端。然而,努力踐行全球化的我們,依然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易:你的回答讓我想起中國有句古話,“人心同道,心同理”。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您堅信全球化的力量。你的樂觀從何而來?
楊:我們講個故事吧。我認為我們很幸運。我們是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后進入這個市場的。當時我們和中國的鄉鎮企業合作,合作的對象實際上是一個村的負責人或者是一個鎮的年輕干部。他們有強烈的愿望要把事情做好。他們想要保護自己的家鄉,為當地人提供就業機會。此外,他們希望自己的公司具有全球影響力。
我們與這些人一起討論產品并提高生產能力。我們一起成長到現在。他們現在確實具有全球影響力,去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家拓展業務,而我們正在與他們并肩同行。我非常尊重這些中國工廠的經營者。
易:現在,到處都有品牌聲稱要創造一種生活方式。您如何看待生活方式這個詞?
Y:生活方式是個人的。作為一家服裝公司,我們沒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反,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想實現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我們為他們提供工具和道具,例如腰帶和上衣。 、毛衣、襯衫等,我們是一家提供道具的公司。
當然,工具在不斷變化。讓我非常驚訝的一件事是,我們的口罩現在在日本賣得很好。它們是在中國生產的,質量非常好。也許是因為消費者對我們非常信任,所以現在成為了難以想象的熱銷品。但我們并不僅僅停留在口罩的原型上,而是根據客戶的要求不斷改進、更新和改進。這是一個例子。
易:您如何看待新技術對服裝行業的影響,優衣庫在這方面的創新態度如何?
Y:我們首先是一家服裝公司。我們要問自己的核心問題是:我們做的衣服真的好嗎?我們好服裝的信息能否傳達給消費者?消費者希望我們生產什么樣的服裝?我們能得到這些信息嗎?
這些核心問題不會改變,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會有創新。所以,數字化、新技術、IT只是我們的手段。你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企業,最終能帶來什么樣的附加值,才是關鍵。
易:您曾經說過,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到目前為止,哪一次失敗對你影響最大?為什么?
Y:我開始創業是因為我父親開了一家西裝店,我接手了。當時員工有七八個人,但我接手后不久就只剩下一個人了,其他人都走了,所以一切都得我自己包辦,包括店鋪的運營。每天上班,我都要用撣子撣西裝撣子,打掃衛生,在店里等待顧客,做宣傳,管理人員,去銀行談貸款。我自己做一切。我是總統,也是勤雜工。這是我經歷過的最大的失敗。這讓我意識到一個人不可能完成所有事情。這可以說是我做生意的一個起點。通過這次教訓,我做出了后續的改進。
易:如何避免“大公司病”?您在公司管理中最注重什么?
Y:我關注的是我們公司和每個員工的成長。我們的員工,哪怕是今天進來的臨時工,我希望他們能抱著這樣的心態,像一個操作員一樣工作。我們的理念是Global One,全員經營,因為我們是一家零售公司,和人做生意,我們的服裝單價很低。我們只能讓盡可能多的顧客成為回頭客,否則我們的生意就無法經營。下去。
希望店里的臨時工也能理解我的心態。通過他們的努力,如果他們每天在工作中付出一點努力,做出一些小改進,他們將來也可能成為操作員。我對中國有了深刻的了解。這是員工們說的,也是他們對其他國家的人說的。
易:聽說你每天下午5點前下班,很少參加社交活動。那么如何獲取新信息并與人溝通呢?
Y:我每天下午三四點回家,因為我每天早上六點三十分開始工作。我覺得工作這么長時間就夠了。你為什么不去社交呢?因為我回家后喜歡多看書、看電視、看電子郵件、打高爾夫球。事實上,我們已經和工作中掌握好信息的人進行過交流。如果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我會專門去找這個人,聽聽他的意見。晚上我沒有多余的時間去社交和吃飯。這種事情,因為我一天工作這么長時間,還要和別人應酬、吃飯。雖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也很累。像這樣的視頻交流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