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0年代曲阜道上海面館與寶元祥玻璃店的歷史記憶與美食體驗
上海面館是由來自江浙兩省的龐先生和夫人開的。這家店門口的墻上有一個大大的漢字“龐”。這個姓氏發音pang,有兩個聲調。
登上商店第二層即可進入商店。里面不是很大,但是有一定的深度。一直爆滿,回頭率很高。內部由木桌和木凳組成。
這里賣的面都是上海風味的面,品種也很多,有小肉面、榨菜肉絲面、三鮮面、鰻魚絲面等,都是裝在大碗里的,長圓的。面條很圓,湯很寬,配菜也很好吃。
在我的記憶中,我只去過兩次。我拿著菜單選了半天,不知道該點哪一個。一次選擇了小肉絲面,另一次選擇了酸菜肉絲面。
上海面條和天津面條最大的區別在于,天津的三鮮鹵面和炸醬面是在面條上澆上鹵汁或肉醬,攪拌均勻后再食用。它們里面沒有湯。上海面條是湯面,配料澆在面條上,還有很多鮮美的湯。
小肉面盛在大碗里,湯寬,味道香甜。肉是小塊的五花肉,肥肉和瘦肉層層交替。瘦肉的甜味與肥肉的糊狀口感結合在一起。和筋斗面一起吃。它滴水而舒服。世界上竟然有這么好吃的食物!
榨菜肉絲面比豬肉絲面更清淡,也更甜。里面是榨菜絲和豬肉絲,還有一些筍絲和腌菜。腌菜在天津被稱為“雪里紅”。芥末絲酥脆,微辣。湯汁濃郁,非常香。湯汁高,配上筋斗面一起吃,味道超級鮮美!
去江浙,一定要嘗嘗當地的面條。首先,與天津的胖記上海面館進行比較。其次,感覺就像穿越一樣,又回到??了年輕時的狀態。
于是我發現了杭州的葵園餐廳。這是一家位于杭州解放路人行天橋下的百年老店。地址是解放路154號,距離西湖約600米。
外觀和味道與當年上海面館的小肉面、榨菜肉面一模一樣。令我難忘的是那里的寧式蝦仁炒鰻魚絲,特別好吃。那里還有米酒。喝完之后,只見杯子周圍還有一絲米酒的痕跡。唯有好酒掛在杯上。商店按杯出售。可見當年的胖記上海面館把江浙的工藝帶到了天津。
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初,邦記上海面館因道路拓寬而結束營業。
(現在的開封路香港威特瑞茶餐廳是金谷珠寶店原址,拍攝于2023年10月1日。)
(本文為今日頭條APP,歡迎轉載,嚴禁在其他軟件上轉載本文,嚴禁對本文進行改編、縮寫并以本人名義發表。)
天津蘇華 寫于2024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