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汛期旅游安全提示:強降雨臺風頻發,合理規劃線路,享受閩菜美食之旅
旅游小貼士
目前,我省已進入汛期。各地強降雨、臺風、高溫等惡劣天氣事件頻發,增加了旅游安全風險。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提醒游客增強安全意識,安全健康出行。
建議游客提前了解天氣和道路交通情況、旅游景點開放情況和門票預訂措施,合理規劃出行路線和時間。乘坐機動車輛旅行時,請始終系好安全帶。不要前往未正式開發開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地區旅游。
美食是平凡生活中的小幸福
也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煙火。
福建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源遠流長
勤勞智慧的福建人民正在追求美好生活
孕育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閩菜。
這個國慶假期
我們從Min A吃到Min J
來源:遇見福州
祝福
狀態
美食路線:
聚春園(七旬口)—三坊七巷(楊橋路)—西二環(西虹路、富裕路)
推薦景點:
上下杭朱子坊三坊七巷
推薦食物:
佛跳墻、魚丸、老花
佛跳墻的用料奢華,令人垂涎欲滴。一罐可以品嘗到雞肉、鮑魚、海參、扇貝等十多種美味食材。
漫步福州街頭,大大小小的魚丸店數不勝數。采用傳統工藝制作的福州魚丸,味濃、肉嫩、味美,享譽海內外。
福州魚丸
在福州,老花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家店的湯濃濃香濃,那家的湯清淡爽口。不管是哪家餐廳,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標準:新鮮。
上圖來源:遇見福州
夏
門
美食路線:
鼓浪嶼龍頭魚丸店—龍頭路商業街—中山路黃澤河—大同路美食又來—南普陀素菜—環島路嘉里海鮮
推薦景點:
鼓浪嶼中山路廈門大學
推薦食物:
沙茶面、鴨肉粥、同安豬肉
廈門沙茶面以其優良的口感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沙茶包括沙茶醬和沙茶粉。生產工藝極其復雜。需要將花生、椰子肉、花椒、丁香、蝦米、陳皮、花椒等磨碎或炒熟,然后磨成粉末,加入油、鹽慢火熬制而成,色澤金黃,鮮美可口。其口感厚重,辛辣濃郁,回味悠長。
沙茶面
鴨粥是用鴨湯和米混合糯米浸泡后,用文火熬制而成。非常香、糯。配上鮮美耐嚼的鴨腿、鴨心、鴨肝等標準食材,一碗吃的太滿足了!
上圖來源:廈門文旅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同安鳳柔出人意料地出現在鏡頭前。這種古老而神奇的方法令人垂涎欲滴,成功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的注意。
以上2圖來源:萬福千家
張
狀態
美食路線:
風東石風景區—東門島風景區—銅陵小吃城—蘇風山環路—馬鑾灣風景區—銅陵鎮海鮮酒家大排檔—南門灣—銅陵夜市
推薦景點:
東門島風景區、馬鑾灣風景區、漳州古城
推薦食物:
石馬五香、漳州鹵面、四果湯
漳州石馬五香采用特制的豆皮,裹上肉末、荸薺、大蔥等,包成春餅一樣的條狀,然后炸至焦黃,切成數段,佐以食用。調味品。香、脆、酥、鮮、妙。
一碗優秀的燉湯往往帶有一絲蛋花香、蝦腥味和蘑菇味,這一切都恰到好處地包裹在肥美的五花肉里,與湯中融化的冰糖產生的微妙口感混合在一起,使湯變稠。盡享漳州山海美味。
四果湯包羅萬象,搭配清爽的蜂蜜水和多種精心挑選的食材,打造出一道道美味佳肴。色彩繽紛的水果丁、晶瑩剔透的石花膏、新鮮的蜜餞、清涼甜甜的糖水和細膩的冰塊。各種食材的味道各異,或脆或軟,或糯或滑,回味無窮。適合所有年齡段。
上圖來源:漳州文旅
春天
狀態
美食路線:
鯉城區(西街、中山路)—晉江市區(青陽)—石獅
推薦景點:
西街鐘樓、五店市傳統街、永寧古鎮
推薦食物:
面糊、姜母鴨、筍凍
泉州的面醬擁抱閩南的山水湖海。湯底是用豬骨、海魚、海蟹和扇貝熬制而成的,美味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面線細如絲,入口滑爽如絲。它從口腔滑過喉嚨,然后流入胃。溫暖舒適。
姜母鴨作為一道深受人們喜愛的菜肴,已成為餐桌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其功效之妙就在于補氣血,滋而不膩,溫而不燥。
美味的時刻
筍凍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還有藥用價值。在閩南地區,當你喉嚨痛時,老人會推薦它,說:“吃了它,立刻就能止痛。”其清涼解熱的功效深受人們喜愛。
2024年
上圖來源:泉州文旅
三
明亮的
美食路線:
淘金山——沙縣小吃文化城午餐——奇峰品翠風景區——新沙縣博物館——文昌美食街晚餐——最美沙縣(燈光秀、水秀)——三明生態新城濕地公園——水美土堡群——沙縣古街巷午餐——沙縣鐵路公園
推薦景點:
奇峰品翠風景區、淘金山、文昌閣
推薦食物:
沙縣芋頭餃子、沙縣燒麥、正湖鹽水鴨
芋頭餃子是沙縣人餐桌上最常見的小吃,尤其是團圓的時候。煮熟的芋頭餃子,芋頭質地晶瑩剔透,外皮軟糯,內餡酥脆,略帶嚼勁。三角形的形狀可以容納大量的餡料,讓每一口都滿足。
沙縣紹縣燒麥所用的食材與其他地方有明顯的不同。與北京燒麥的肉餡和江南燒縣的糯米餡不同,沙縣燒麥是用粉絲、肉丁、蘑菇丁混合而成,加入木薯粉。面團入鍋蒸熟后,晶瑩剔透,一吹即碎,配上沙縣特有的醬油,香滑可口。
正戶板鴨是沙縣板鴨的始祖。歷史悠久,是沙縣小吃的特產。一只去內臟的鴨子通常要經過20天才能變成咸鴨,才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上圖來源:綠城三明
普
場地
美食路線:
媽祖廟—馬蹄餐廳酒吧—天妃故里遺址公園—蓮池海灘—天龍餐廳—媽祖平安巷—鵝尾神化石(日落時間)
推薦景點:
湄洲島、天妃故里遺址公園、杏花府歷史文化區
推薦食物:
莆田紅燒面、田九王紅燒肉、紅包子
莆田人對鹵面情有獨鐘。一串串細長的面條,細嫩有嚼勁。肉、海鮮、蔬菜都包裹在面條里。面條浸泡著各種食材的味道。溫暖的香氣飄來,讓人渾身舒暢。毛孔被拉伸。閉上眼睛,香氣繚繞。
在莆田,你總能看到日復一日排隊吃紅燒肉的熱鬧景象。從那個單純的時代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百年。一碗紅燒肉,是莆田人古老的幸福味道。純正的瘦豬后腿切片,裹上紅薯粉,用秘制腌料攪拌,搭配莆田特有的手工豆丸。沸騰的湯汁中保持著食材鮮嫩的味道,散發著樸實可口的香氣。
紅粽子,又名粽子、團子,是莆田民間廣為流傳的特色美食。紅餃子的餡料通常是綠豆或糯米加糖。將糯米粉與一些面粉混合,加入紅曲米,加水揉成皮。皮餡包成圓球后,放入紅餃子模中壓成型。將雞肉放在香蕉葉下,放入蒸鍋中蒸至熟。莆田紅餃子的特點是形圓、色紅、餡甜,寓意餃子圓、紅、甜。
上圖來源:莆田文旅
南
平坦的
美食路線:
三姑度假村—霞美民俗文化村—大紅袍體驗中心—中國武夷茶博覽會—武夷茶研究會—漫步重陽溪長廊—印象建州—觀賞印象大紅袍
推薦景點:
五福鎮霞美民俗文化村武夷山
推薦食物:
武夷熏鵝、紫溪面、五福田螺
武夷熏鵝是南平武夷山宴席上必點的傳統名菜。熏鵝肉被利刀切成大塊。皮膚有光澤的油和秘密辛辣成分。肉質在煙熏下略顯微紅,口感更加緊實有力。其色澤金黃半透明,融合了茶、桂葉、糯米的香氣。具有獨特的香香和持久的辣味,久久回甜。
南平最具代表性的面食是紫溪面。這種粉入口滑爽有彈性,湯汁濃郁香濃,口感更加柔和,吃起來十分過癮。紫溪面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為其烹飪技藝或出眾的口味,而是源于紫溪面獨特的當地制作工藝。這是無法復制的靈魂。
由于氣候適宜,福建南平地區盛產田螺。武夷山人愛吃田螺,武府的田螺殼薄,肉汁多,沒有土味。炒田螺是武夷山最傳統的做法。其香、辣、開胃,是下酒佐餐的必備佳品。
上圖來源:武夷山旅游
龍
巖石
美食路線:
上杭汀江綠道風景區-上杭客家風景區-紅四軍八大舊址太忠廟-流芳坊-夫子廟-邱氏祠堂-洼子街美食品嘗-汀江夜游
推薦景點:
長汀古城連城配田村古田會議會址
推薦食物:
牛肉湯、連城涮9、簸箕飯
深褐色的牛肉隱藏在黃色的蛋花下面。每一勺都充滿了牛肉。這就是永定的正宗牛肉湯!口感嫩滑,牢牢俘獲了眾多吃貨的心。牛肉獨特的香氣與香噴噴的芹菜相遇。一旦入喉,咀嚼中你就會發現牛肉嫩滑的秘密,蛋香縈繞在鼻尖!
連城傳統名菜,俗稱“九門頭涮鍋”,起源于連南新泉河流域。據說,過去,新泉河流域有很多船夫。他們在水里工作了很多年。為了驅除濕氣,他們常常將香根、鴨草等中草藥煮沸后飲用。后來,一個船夫偶然發現,把這些藥材和酒燉牛肉吃起來很美妙,于是“酒燉九門頭”就逐漸流傳開來。
簸箕糕是龍巖地區著名的客家小吃之一,在武平縣、上杭縣極為流行。因其形似春卷,故又稱“卷飯”或“干貝飯”。它是將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漿,均勻地攤在簸箕上蒸熟,然后將米粉切成幾塊,鋪上不同的餡料制成。過程繁瑣,不費一點力氣就完成不了。一時間,空氣中彌漫著稻香。
上圖來源:龍巖吃貨集團
相當
美德
美食路線:
村莊風景區—牧羊古鎮—牧云畬族鄉生態旅游風景區—白云山九龍洞風景區—蛇口鎮坦洋村
推薦景點:
福鼎太姥山交城三都澳牧云畬族鄉生態旅游景區
推薦食物:
福安燉鍋、福鼎肉片、古田炒面
如果你想吃正宗的福安燉鍋,可能在巷子里,也可能在大街上。只要看到一家熱氣騰騰的面館,連店面都不需要——只要能擺幾張桌子的地方,就會有一個燉鍋。可以的存在。打開盛著燉鍋的大鍋蓋,藥材香氣撲鼻,湯色濃稠卻晶瑩剔透。
說到福鼎令人眼花繚亂的小吃,福鼎肉片就是名片,外表溫潤柔嫩,味道霸道麻辣。叫肉片,但形狀不是片狀的。彈起勺子,用手捏起來,它就沒有形狀了。在福鼎的大街小巷里,隨處可見小肉店,生意興隆,足見福鼎人對肉的偏愛。
古田炒面無論從面質、調料、口味、色澤等方面都獨具特色,其制作過程的秘訣就是用大火炒香,但火一定要高,這樣炒出來的面才不會出油。面條不能糊狀,這才真正體現了廚師的功力。此外,蟶子醬也是不可缺少的。這種獨特的調料是古田炒面的靈魂。成品成熟松軟,不粘碗壁。味道香濃可口,越嚼越香。
上圖來源:寧德文旅
平坦的
水池
美食路線:
仙人井—北港文創村—最美島路—長江澳—北部生態走廊
推薦景點:
潭南灣海里風景區68號北港文創村
推薦食物:
時光來去(咸米飯的時光),永恒永恒,平潭魚面
石萊綸綸,俗稱“咸食”,是福建省平潭縣的特色小吃之一。它的形狀像饅頭,呈半球形。外皮是用煮熟的紅薯與藕粉、紅薯粉混合,然后搗成面團狀。餡料一般含有紫菜、蘿卜、白菜、豬肉、蝦、牡蠣等成分。因“米”與“食”讀音相同,故又戲稱“食來綸”。
“油光”又名“永生”,是平潭傳統美食的代表之一,也是最正宗的風味之一。用紅薯、紅薯粉、糯米粉做成皮,包上豆沙或花生糖餡,包成餃子形狀,入鍋煎至金黃色,即可食用。剛炸好的“油湯”是最美味的。咬下去,表面酥脆,內皮軟糯,里面的糖被熱油融化,甜甜的。
上圖來源:餐飲藝術園
平潭魚面的原料是鯖魚。對于北方人來說,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鯖魚。將新鮮鯖魚剁成泥,加入適量紅薯粉,磨成薄片,切成細條,制成魚面。
以上2張圖片來源:涂蟲創意
能夠留住游客的,永遠是一座城市最美味的食物。今年國慶你來福建,你知道吃什么嗎?
圖片來源:小紅書@一貓uki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