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美食之都,匯聚多元美食,滿足你的味蕾
TA叔叔去過很多地方,但像“亞洲美食之都”香港這樣的地方卻很少。不僅有接地氣的美食,還有時尚的、西方的國際美食。每次來香港,我都會尋找美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作為一個純粹的吃貨,TA叔叔真心覺得香港的美食是無可替代的——有精致的餐飲、頂級的西餐、正宗的日本料理、高檔的中餐,還有最接地氣的茶飲餐館和小吃攤。它是多樣且令人興奮的。一。說你可以走進任何一家餐廳而不會踩進任何陷阱,這是夸張的說法。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在這里綻放著各自的絢麗。無論你是想品嘗白松露、5A和牛、一碗濃郁的土味魚醬,還是喝一杯港式奶茶配上裹著蛋液和煉乳的西式吐司,在香港最喜愛的美食,滿足您的味蕾。
香港更獨特的魅力在于“融合”。她就像海上的一顆明珠,融合了東西方文化。西方文化賦予她高效務實,東方文化賦予她溫和之美。
香港
說到中西美食,TA叔叔推薦大家去港式茶餐廳尋寶。很多茶餐廳的美食都是中西文化的結合和縮影,比如絲襪奶茶、港式蛋撻、叉燒面等,都是中國食材在西方文化影響下融合的產物。
最能代表香港文化的應該就是香港的茶餐廳了。墨綠色的復古地磚,永遠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宜又美味的菠蘿油和奶茶,還有不收任何服務費的人情味。無論何時去香港,這種歷史悠久的感覺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種類。
茶館里看似不起眼的出前一丁,不僅征服了萬千年輕人的胃,也成為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之一。搭配N種食材,加上奶酪、培根或火腿,它就從一碗傳統的中式面條變成了中西風味的融合,成為冰室里最經典的主食之一。 《春嬌與志明》里,一碗面煮熟,直接出鍋上桌,夾雜著愛恨情仇。 “你餓嗎?我給你煮碗面吧?”
茶餐廳里還有港式奶茶。是來香港必不可少的一杯港式奶茶。這是一杯帶有西方血統的奶茶——來自錫蘭的茶和西方人最愛的淡奶,用傳統的港式方法泡茶,奶香順滑,茶香濃郁。西方人喝下午茶的習慣,已成為香港白領的提神時刻。到了3點15分,是時候喝一杯冷熱皆宜的港式奶茶起床了。清香絲滑的質感恰到好處。味蕾。
香港人愛吃,也懂得吃。不要低估香港人對美食的追求。跟著他們去“尋找食物”,你不會出錯的。挑剔的香港人在食物上非常注重品質的追求、烹飪方法和食材的選擇。任何偷工減料都是公眾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在香港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代代相傳的做法。在這家老店里,廚師們做了幾十年,鄰居們也吃了幾十年。
那就跟隨叔叔的手藝,回顧一下他的香港美食之旅吧~
第 1 部分
瑞士雞翅
相信很多人都對“瑞士雞翅”很熟悉。雖然第一家提供“瑞士雞翅”的餐廳已不為人所知,但現在公認最正宗的就是太平關餐廳。這里獨特的“醬油西餐”曾令包括孫中山、魯迅等無數政商名人著迷。
太平館餐廳
我第一次去的太平館是在佐敦的那家。作為香港最古老的西餐廳之一,這家餐廳的門面其實相當低調,與藍色邊框、橙色字體的霓虹燈招牌形成鮮明對比。 。
我們來說說“瑞士雞翅”在香港的起源。它實際上是一種腌制的雞翅。它以瑞士命名,但并非起源于歐洲。它起源于一種名為“瑞士醬”的獨特醬料,它是由醬油、冰糖和香料制成的。據說,很久以前,香港一家餐館推出這道菜時,一位外國友人嘗了后,覺得非常美味,連聲說“甜、甜”。餐廳服務員不懂英語,將粵語發音解釋為“瑞士”。從此,雞翅就被命名為“瑞士雞翅”。
瑞士雞翅的靈魂當然是它獨特的醬汁。將醬油、糖和香料的比例調整到恰到好處是需要技巧的。腌料煮沸后,加入雞翅,焯水30秒。雞皮煮熟后立即取出,然后加入冰水。沖洗干凈,雞翅味道會更緊實。當然,挑剔的香港人對原材料也非常在意。用散養雞做的雞翅味道自然更好。
烹飪
瑞士之翼
油膩粘稠的醬汁緊緊包裹著雞翅,肉桂、月桂葉、陳皮煮得香氣撲鼻。甜味是其主要風味。搭配一碗娃娃面或者加一份Amare吐司,太幸福了!
下次去香港,我會像上次一樣坐在太平關餐廳靠窗的特殊“座位”上,點一份咸甜的瑞士雞翅,把所有的港式故事和情懷吃進心里。肚子~
華興冰室和蘭芳園的瑞士雞翅也各有千秋。如果你喜歡它們,下次你可以嘗試一下。華星冰室的雞翅味道鮮美,絲襪奶茶鼻祖蘭芳園的瑞士雞翅也是必嘗。醬汁剛剛好。吃完雞翅后,可以去附近的中環畢打街購物。老舊的白色歐式建筑內有13個畫廊,藝術氣息十足~
還可以去赤柱街購物,這是香港著名的美食街。可以去街尾的路邊炒菜店買點小吃。 《重慶快車》中,中環人來人往,就是王菲和梁朝偉相遇的時刻。 ,也是很多資深食客都熟知的美食角。
瑞士雞翅
品嘗瑞士雞翅時,不妨投資紅酒。建議大家選擇單寧較高的,可以緩解雞翅的油膩感,而且油減少了酒中的苦味,果香也能搭配雞翅的甜味。 ,完成美味CP組合,讓美妙的和弦在唇齒間奏響。
好的酒應該搭配好的食物。據說,在太平館餐廳吃完招牌瑞士雞翅后,他居然入住了有“九龍蘭桂坊”之稱的諾士佛臺,喝了幾杯。諾士佛臺位于香港天文臺一側,入口位于尖沙咀美麗華酒店旁的金巴利徑美食街。如果沒有熟人帶路,很容易錯過它,也無法一睹它的秘密。
120/秒 f1.4
ISO 100
諾士佛臺還設有30多家酒吧和特色餐廳,是體驗香港美食和夜生活的又一好去處。許多酒吧音樂和現場表演真的讓我震驚。美食美酒融入夜色,成為我香港記憶中的一大亮點~
諾士佛臺
第 2 部分
番茄醬牛肉通心粉
香港人即使吃一碗簡單的番茄醬牛肉面,要求也不能降低。想要做出好吃的,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的。香港人看重食材的新鮮,所以番茄湯底都是在大桶里慢慢熬制的。他們堅持不使用現成的番茄醬。他們用新鮮的西紅柿和番茄醬來做湯底,這樣湯汁就會格外濃郁,酸甜可口。牛肉也要選擇品質較好、牛肉風味十足的牛沙朗。注意通心粉的烹飪時間,使其軟硬度恰到好處。
喝一口,你會發現番茄湯底已經變成了濃稠的汁液,充滿了牛肉的香氣。牛肉染上了番茄的酸甜味道。有了這鍋濃汁,就可以嘗到軟硬的通心面了。酸甜可口,胃口大開。打開。
番茄醬牛肉通心粉
這么普通的港式美食,如果沒有一杯港式奶茶,那就不完整了。我們總說“下午三點,是點奶茶的重頭戲”。一杯好港式奶茶是絕對不可能一口就帶回靈魂的。奶茶做起來需要足夠的功夫,斯里蘭卡紅茶底料,荷蘭進口黑白淡奶,煮茶時間至少45分鐘,先煮后烘焙再拉絲,反復碰撞才做出來茶味濃郁、順滑。
港式奶茶
斯里蘭卡紅茶基地
荷蘭進口黑白淡奶
先煮后烤再拉
茶味濃郁順滑
如果你想品嘗“切牛堂”與奶茶的完美結合,TA叔叔強烈推薦中環的勝香園。吃完飯后,還可以逛逛附近的藝術地標,如舊城中心的涂鴉墻、PMQ元創方。 PMQ元創方的三棟大樓吸引了眾多設計工作室和文創商家入駐,是香港創意設計生活的聚集地。在這里你可以看藝術展覽,逛逛小店,喝杯咖啡,駐足享受舒適的港式慢生活。生活。
離開元創方后,沿荷李活道向左直行,然后沿著亞畢道行駛。你會發現藝穗會是年輕藝術青年最喜歡去的地方。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當代藝術和文化空間。此外,城內還有許多精彩的展覽和表演。可以說,香港是藝術愛好者聚集的好地方。
一路向東,大館、石板街、文武廟、太平山街、上摩羅街等,文慶打卡點都在!沿著中環的斜坡購物,可以看到香港文化的精髓,包括石街、歌賦街、勵德村、文武廟、教堂、古韻味十足的冰屋。
在冰室里喝一杯絲襪奶茶,吃著菠蘿油,或許就是完美的一天。一縷牛油的香味,一口絲滑的奶茶,一張桌子,一首粵語歌,一集TVB,一份小吃,都是香港一代人的珍貴回憶。
香港的味道
第 3 部分
鰻魚蛋包飯
記得有一年,我去銅鑼灣嘗試甜品,無意中發現附近有一家Mamaday。 Mamaday是粵語“Mama Tei”的同音字,意思是一般或普通,但這家餐廳出品的產品卻并不普通。當時點了一份鰻魚煎蛋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融合了中西日料理,傳統與創意的味道融合得很好~
Omelette(西式煎蛋)其實是一道典型的西餐菜譜,但與鰻魚飯結合起來,就變成了一種特別的港式融合美食~成為雞蛋迷和鰻魚迷的最愛。當你戳開金黃的蛋包飯時,可以看到美味的鰻魚,甜甜的,厚實的。即使在蛋皮之下,鰻魚依然是主角。兩種味道截然不同,卻在口中和諧共舞,層次分明。
在香港這樣一個人均以食為神的地方,每一份平凡的食物都精益求精、匠心制作、精益求精。透過蛋包飯,您可以品嘗到香港飲食文化的精致。準備煎蛋飯看似簡單,其實需要花很多功夫。蛋皮是蛋包飯的靈魂。蛋皮是否完美直接決定了這道菜的成敗。要想做到軟嫩半熟,火候一定要控制好。
一個人至少要吃三到四個雞蛋。打發后可以加入少許牛奶、蛋黃醬、黃油或水淀粉。目的當然是為了創造出更柔和的口感。
烹飪
鰻魚蛋包飯
蛋包飯的米飯并不像標準意義上的蛋炒飯。整粒米飯應該是緊實、濕潤、軟糯的狀態,這樣口感才能和光滑的雞蛋更好的協調,更容易包起來。
當你戳開金黃的蛋包飯時,可以看到美味的鰻魚,甜甜的,厚實的。即使在蛋皮下,鰻魚仍然是鰻魚。兩種味道截然不同,卻在口中和諧共舞,層次分明。
鰻魚蛋包飯
當然,你應該在吃蛋包飯的同時喝一杯。店里的招牌飲品是“手工紫薯奶”,只使用天然紫薯。創新的焦糖脆爽冰沙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除了Mamaday,香港還有很多不錯的咖啡館和輕食飲料店。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有顏值非常高的隱秘時尚奶茶店BASAO tea,以及有牛油果咖啡的Athletic Juice & Espresso Bar。咖啡是半空心的牛油果,還有古色古香的Halfway Coffee,完美結合了中西文化~ Piqniq 很有藝術氣息,把草間彌生的南瓜藝術雕塑帶到了屋頂俯瞰城市景觀,這是驚人的。
來香港的朋友不妨多探索幾處,找到自己喜歡的!
香港是一個永遠充滿活力的城市,也是一個永遠吃不飽的地方。它的時尚,它的煙火,它的包容,都是我喜歡它的理由。在冰室喝杯奶茶吃菠蘿油或許就是完美的一天。
說了這么多,我等待著能再次去香港尋找美食的那一天,因為有那么多美味的食物等著安慰你空虛又饑渴的胃。等香港清關,然后開始逛街吃飯吧~
其他人都在看:
35年的故事,三代人的回憶 |你最喜歡的菜是什么?
廣州云夢親子度假筆記
喜茶 | 45°嘗一口春天的味道?如何為春季美食增添12度美味?
不想錯過TA叔叔推薦的美味佳肴嗎?
請立即為我們“加星標”!
本文的描述,
只是為了真實記錄一下當天的感受。
意見極其主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