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區居民如何防止情緒問題?5個自我調適方法與社會心理服務熱線推薦
發布時間:2024-12-04 22:25:51 點擊量:
江寧區心理協會于7月26日開通江寧社會心理服務智能熱線,截至8月3日24時,已接到984通電話。
市民張女士是祿口街道的一名防疫人員。她近日撥打江寧市社會心理服務智能熱線反映,疫情發生以來,她一直奮戰在防疫第一線,超負荷工作。她已經很久不能見到家人了,情緒波動很大。 、煩躁、焦慮、夜間無法入睡、食欲不振。接線員耐心傾聽,及時對來電者表示同情,幫助來電者緩解情緒。同時,接線員還建議張女士使用“江寧社會心理服務”熱線的智能模塊,通過“正念練習”進行自助心理調節訓練。回訪時,張女士聲稱自己“病情明顯好轉”。
智慧熱線負責人、江寧區心理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培然表示,疫情封城期間,心理波動是正常現象。陳培然建議,市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自我調整:
合理通風。不要壓抑任何委屈或怨恨,以適當的方式發泄,給自己的情緒一個“出口”;
有規律的作息。身帶動心,從安身開始,逐漸靜心安定;
改變觀念。從積極的角度、積極的方向看待、認識和處理與當前疫情有關或涉及自己工作、生活的問題;
學會放松。適當學習和掌握一些放松肌肉和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如呼吸訓練、音樂肌肉放松等;
互相支持。家人和朋友可以互相交談,抱在一起取暖。在別人的感知和理解中,也能溫暖自己、成長自己。
南報傳媒特約記者 周愛明 董家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