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素人短視頻創作者小張教你如何在現代社會正常生活,一個月漲粉200萬
前段時間,一位純素食短視頻創作者突然走紅。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她的粉絲就突破了200萬,甚至還登上了央視新聞。她就是“工人小張”。
與很多網紅不同,小張身后沒有大型MCN,也沒有濾鏡下的絕美面孔。他制作的內容并不是引人注目的娛樂內容。他的主要重點是教你如何融入現代社會。正常的生活。
在她廣受歡迎的“如何XX系列”中,你可以看到保姆級的教程,比如“如何一個人去醫院”、“如何坐高鐵”、“如何坐飛機”,甚至“如何在麥當勞點餐”。這些看似基本的生活常識,讓很多大城市的人不禁疑惑,“這里有什么教訓呢?”
《如何乘坐高鐵》。 /bilibili@民工肖張野
在她的評論區,我們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人都表示小張的教程非常有用,幫助他們度過了難以承受的第一次。
小張的爆炸揭示了一個事實:現代社會已經在人與人之間制造了信息繭。很多人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卻是一大群人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這種認知差異存在于不同地區之間,也存在于不同年齡之間。年輕人也可以通過工人小張或者其他博主來學習這些常識,但對于同樣需要這些常識的老年人來說,這種科普可能并不容易獲得,而且效果不佳。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老年人群體互聯網接入行為研究報告》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僅為38.6%,仍高于2021年中老年群體互聯網普及率。全國互聯網總體普及率達70.4%。差距。有超過1億老年人甚至還沒有接觸過互聯網。
最關鍵的是,不僅是這些知識,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便利對于老年人來說往往缺乏足夠的適用性。
這也許是亟待解決的養老服務問題的現實反映。
養老問題的真實情況如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8億,占總人口的19.8%。距離60歲及以上人口占20%以上的適度老齡化社會標準僅一步之遙。分開了。預計2035年我國將進入嚴重老齡化社會,為了讓老年人享受科技成果、安心養老,老齡友好措施勢在必行。
從過去引發年輕人熱議的“延遲退休”,到近期全國人大代表周云杰提出的提案,兩屆微博熱搜榜#建議加強我國的老年友好服務體系#已迅速形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心養老,這是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能夠適應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事業和產業。可以說,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是必然趨勢。這也是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在今年兩會期間的推薦。
在討論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之前,我們首先要從我國老年人的真實想法開始。
如果你關注過家里老人轉發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你會發現大部分內容都指向兩個關鍵詞——健康和長壽。
是的,隨著我們進入老齡化社會,健康壽命,即“如何在維持生命功能的同時實現長壽”等“定性”問題將比平均壽命等“定量”問題受到更多關注。簡單地說,我們需要活得長久而美好。
健康和長壽是老年人非常關心的問題。 /土蟲創意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孝”文化理念影響深遠。許多老年人希望在年老或患有慢性疾病后,能夠住在家里,由子女照顧。居家養老是最常見的養老模式。周云杰還在兩會建議中提出,我國已形成“9073”養老格局,即約90%的老年人在家自己照顧自己,約7%的老年人依靠社區養老只有 3% 的老年人住在機構中接受護理。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進入從輕度老齡化到中度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
目前,我國適應性老齡化主要由政府推動,主要按照國家法律標準提供財政和實物支持,如推行公辦養老院床位適宜養老等措施的落實、但市場化程度不高。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在商業邏輯運行的當代社會,老年人在商業上沒有太多的消費空間。國內企業大多瞄準的是年輕人的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市場上的老年友好產品大多打著“買給爸爸媽媽”的口號,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吸引力。
改善居家養老條件是一個難題。 /《一切都像你》劇照
周云杰也有類似的見解。他指出,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養老產業發展還存在三個問題。一是“適老產品供給不足,標準認證體系不完善”。
日本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產品有4萬多種,而我國只有2000多種,缺乏真正滿足老年人需求的適合老年人的產品。市場疲軟,國家層面尚未建立完整的適合老年人的產品標準和認證體系,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消費信心和購買意愿。
第二個問題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受益人群有限,且融資渠道單一。主要依靠醫保資金和財政補貼。資金來源有限,福利待遇低。
三是老年健康數據應用發展相對滯后。隨著老齡化的深入,老年人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我國健康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發展相對滯后。老年友好技術研發缺乏強有力的數據支撐,相關監管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
周云杰認為,結合我國國情,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養老產業供給側改革,豐富養老產品和服務,是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落實國家戰略,應對人口老齡化。
中國式養老服務,答案在哪里?
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解決辦法也是有的。
參考其他國家老齡化友好轉型進程,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主要有三個:一是政府繼續發揮主導作用;二是企業加大老齡友好產品研發力度。三是努力降低老年人學習新技術的門檻。 。
在此基礎上,全國人大代表周云杰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更加細致、豐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政府方面,周云杰提出,我國老齡化行業標準目前處于混亂狀態。政府應加快老齡產業相關機構和企業參與完善老齡產品國家標準和認證體系,加大對老齡產業和產品的規范、指導和監督力度。支持和引導研發在外觀設計、使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充分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專屬產品。
年輕人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機。 /《一切都像你》劇照
對于符合標準和認證的產品納入適合老年人產品,政府可以提供相應的鼓勵和發展措施,如將企業和產品納入政府推廣目錄,促進適合老年人的產業鏈升級和質量提升。高標準為老年人服務,確保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從商業角度來看,需要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和安全痛點,有針對性地生產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用品,避免居家安全隱患。設計理念注重情感需求,養老產品多元化,讓老年人“安享晚年”。
以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日本為例,某龍頭企業已完成2.9萬種產品的老齡化友好改造。可見,行業的顛覆離不開龍頭企業。
在我國,海爾參與并主導了老齡化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并持續引導行業標準的健康發展。大字體、大按鈕的關愛系列洗衣機、自動熄火的防干燒燃氣灶、能聽懂方言、口音的冰箱、能聯動智能枕頭感知老人睡眠狀態的空調等,給無數老人帶來了方便。
2022年10月,海爾多項產品入選工信部網站公布的《2022年老年產品推廣目錄》名單。今年2月,海爾技術專家成功當選IEC工作組主席。他們將帶領WG11工作組圍繞老年人的需求,構建更加完善的家電無障礙和可用性標準體系,為行業發展和評估提供標準依據。
營造老年友好生活場景。
科技發展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要降低老年人學習新產品的技術門檻,讓老年人不被時代拋在后面。
一些老年人對價格非常敏感,對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弱,但他們會相信專業、權威的機構和鄰居的口碑。我們需要更多“工人小張”也有耐心為老人進行科普的人,會設立專門的地點或平臺,一步步教老人如何使用和操作智能設備,讓他們慢慢融入信息時代。
對于養老大數據問題,周云杰正在思考建立一個可信的平臺,開放系統,真正實現醫療健康數據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讓數據多辦事、讓老年人少辦事,是中國老齡化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建議,要把老年人數據平臺打造成讓老年人“有病看病”的平臺。只有加快建設統一的適老化大數據平臺,才能在保障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同時,實現數字化老齡化、智慧化老齡化。
當年輕人關注養老時,他們在關注什么?
“每個人都有變老的時候。”我們總以為這句話是說給年輕人聽的,但其實,這是說給一個運行速度越來越快的社會聽的。
如今年輕人對“如何體面地老去”、“退休存多少錢”等問題的擔憂,其實可以轉化為“我老了之后社會會如何對待我?”
只有不斷推進老年友善服務體系建設,用科技搭建橋梁,讓更多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時代鴻溝,才能體現社會的良知。
“每個人都有變老的時候。” /《媽媽!》劇照
今天的年輕人正在以老年人現在的生活為鏡子來展望未來。只有讓他們看到老人真的在好起來,今天的年輕人才會對自己明天的生活更有信心。
從深度老齡化到超老齡化,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而發達國家則經歷了二十年、三十年。慶幸的是,我們有更高效的行動力量、更活躍的市場主體,讓美好生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