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隆多美食 實體零售的冰與火之歌:永輝超市調改后的成功啟示與未來展望
實體零售正在演繹一曲“冰”與“火”之歌。有的在關店,有的在進行“裝修”;有的在調整生存,有的在探索新的出路。
扭轉局面往往來自于變化。
不久前,“胖子東來來北京”的消息成為各大平臺的熱搜話題。主動向胖東來學習,改造后的永輝北京喜龍多店,短短5天客流量突破20萬人次。旺盛的客流甚至帶動了永輝超市所在的西龍多購物中心的銷售增長。接近50%。
永輝調整的背后,是近年來實體零售過得并不好過。零售業態中,超市的生存壓力最大。 2023年,限額以上零售單位中百貨店、便利店、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8.8%、7.5%、4.9%,超市零售額下降比上年增長0.4%。
在網絡購物如此發達的今天,超市將何去何從?
消費者的聲音是最好的指標。
“熱鬧、人氣”“服務細節暖心”“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看著特別治愈”……從人們的反饋中不難發現,雖然網購已經成為常態,實體商業空間所能提供的“情感價值”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去年我原本計劃賺2000萬元,沒想到年底就賺了1.4億元。”龐東來創始人的話看似“凡爾賽”,卻道出了一個明確的事實:并不是超市被“廢棄”;而是超市被“遺棄”了。今天的消費者需要更多高品質的超市來激發人們美好、歡樂、幸福的感受。
敢于突破舒適區,更多實體零售新創意不斷涌現,商機蓬勃發展。
在北京三元里菜市場,喝一杯咖啡,看一場展覽,聽一場新書發布會……生活與藝術的碰撞,讓煙花變得如此時尚,“00后”一代也成為了食品市場的“大眾性格”。灰燼”。
北冰洋又開始創業,推出了名為“北平冰廠”的線下體驗中心,吸引了一批“Z世代”粉絲。吳玉泰根據年輕人口味開發的“唯清玉”冷泡茶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歡迎。老字號積極擁抱新需求,在“守”與“變”的過程中創造自己的“不朽傳奇”。
武商夢時代,室內滑雪場、超級過山車、楚漢美食街等多元化業態,將商業綜合體打造成“一站式生活體驗中心”。銀泰百貨推出化妝品“空瓶”回收活動,讓綠色低碳消費成為新時尚。購物中心不再只是“買買買”,而是充滿個性化的場景體驗和鮮明態度的生活方式。
市場總是在變化,但市場永遠存在。
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14億多中國人的品質化、個性化細分消費需求仍有潛力激起無數沸騰的新藍海。
漫步西安唐朝不夜城,沿街店鋪都是統一的唐風,“一磚一瓦、一景一景”都以文化為中心。武漢江漢路街道上,歷史建筑與新業態并存,散發出新時代風采。為還原老北京的生活場景,王府井百貨打造的“和平果局”成為人們重溫京城記憶的一座時空浮島……
誰說青春的定義是“新”、“新潮”?慷慨大方、包容多元、市井浪漫……超市的外表下隱藏著歷史氣質、城市個性、人文靈魂。
成功的零售沒有固定的模板或標準答案。如果說有一個“秘訣”,那就是從“人”、“心”出發,努力讓生意更加真誠、美好、幸福。
文/新華社記者 王玉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