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東土菜:從農家小院登上大雅之堂,成中國土菜名縣
衡陽市2021鄉村文化旅游節暨第五屆衡東縣土菜文化節開幕現場(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有水有土的地方支撐著一個人。
衡東具有五山中南岳獨特的氣場。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這是一個山秀、洞奇、水秀的地方。素有湖南“小桂林”之稱。衡東地方美食在這片美麗的風景中發芽、生長、生長。
首屆中國地方菜烹飪大賽在衡東舉行(廖婷婷供圖)
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催生了當地的蔬菜產業
衡東有渭河、永樂河兩條河流,與周邊縣市的水道相連。緊鄰衡南、株洲、湘潭三縣。千百年來,這里一直是“山界客”和鹽豆商的商驛道。餐飲業也應運而生,而且由于地區比較偏僻,家常菜口味濃重、地道,形成了濃厚的“小河菜”特色。隨著明代辣椒的引進和清代中葉黃貢辣椒的大規模種植,衡東土菜的甜辣特色逐漸形成。
黃貢辣椒采收(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萬噸級黃貢辣椒窖封口儀式現場(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風俗的傳承積累了地方特色
時代變了,但衡東人繼承祖制、勤儉節約、勤勞好食、善于烹飪的品格從未改變,并提煉出“葷素素菜(用茶花)”的獨特特色。油)、葷素素菜(用豬油)”的技法,奠定了衡東地方菜令人難忘、原汁原味的特色。加之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間智慧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凝聚,不僅創造了更多的家常小菜,還形成了八大碗、四鍋盤、四盤等衡東宴席標準菜系。小盤子。
“七層”土頭碗(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石灣酥肚(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潮流引領已步入優雅殿堂
通過民間“茶擔子”廚師的演繹和推廣,衡東地方菜走村串戶,名揚遠近。一些民間家常菜被不斷發現和完善,并逐漸引入酒店大堂。受聘在縣內大大小小的賓館、大排檔擔任廚師的廚師,將賓館菜譜與小店的需要相結合,既迎合了大眾消費,又提高了地方菜的品質,從而形成了今天的衡東地方菜。
衡東“茶葉擔子”(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衡東地方菜以食材“土特”、烹飪“土特產”、擺盤“土味”、風味“土味”著稱。既融合了博大精深的湘菜風格,又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鄉村特色。在米酒、山茶油、黃椒“三寶”的加持下,形成了“鮮、辣、美、樸”的獨特口味,成為湘菜領域一道亮麗的風景。
食客品嘗衡東本地菜肴(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衡東充分發揮地方美食品牌效應,為“地方美食+文旅”產業融合奠定了良好品牌,積極培育“地方美食+文旅”新業態新產品。 ,成功舉辦五場地方美食文化活動。旅游節用當地美食為全區旅游增色添彩,用旅游支撐當地美食產業做大做強,讓當地美食與旅游“雙向”。
衡東全景(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去年,衡東地方美食延伸產業鏈突破1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2萬。 2023年9月21日,衡東縣順利通過“廚師之鄉”專家組檢查評估。 10月,衡東將舉辦第六屆地方美食文化旅游節,讓“中國地方美食名縣”的金字招牌再次閃耀全國,釋放更強的品牌效應。 (嚴玲麗、劉曉宇、羅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