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師范學院楊云霞:開放式實踐教學助力學生實踐技能培養
實施開放實踐教學,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已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經濟管理學院實驗室建設已初具規模。我們按照專業基礎訓練、專項技能訓練、專業綜合訓練三級要求建設創業創新訓練中心。實現校內實踐實訓中心的“真實性、實踐性、開放性、通用性”,為學生今后實踐自主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實現學生實訓與就業的無縫銜接,使之成為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社會服務于一體的培訓中心,成為亟待研究的課題。與新島科技公司聯合成立經濟管理學院創業創新實訓中心,構建完整的實踐體系,打造真正的運營平臺。我主要負責《先天特質沙盒培訓》、《VBSE營銷培訓》、《基礎創業培訓》。它與其他實驗級軟件系統不同。在這里,學生處于真實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中。他們不再停留在“學習”和“認知”的層面,而是能夠理解和掌握商業活動。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細節,我們都親自參與各項計劃的決策和實施。
楊云霞 商丘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
經濟學副教授
通過雙創實訓中心真實環境中的模擬演練,學生可以熟悉企業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方式,掌握創辦和運營公司的方法和能力,創新思維與實踐相結合,體驗真實的商業環境和公司管理,增強參與市場競爭和控制市場的能力,降低創業風險,提高開業成功率,提高經營穩定性。讓學生進一步鍛煉和加強決策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創業創新培訓中心還具有技能競賽培訓功能。建立適合各類技能競賽的基礎環境,根據每次競賽的不同內容做出相應調整,在學生中開展“實踐技能競賽”活動,突出技能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職業技能訓練,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調動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和能力,全面提高實踐訓練和教學質量。以下是我負責的三個軟件的實訓介紹:
“先天特質沙盒培訓”、“VBSE營銷培訓”、“創業基礎培訓”現作為經管學院各專業(含雙學位專業)公共培訓課程,安排在各年級。課程在培訓周期間舉行。
“先天特質沙盒訓練”是創業/就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課。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塑造成熟的心智”恰恰呼應了德魯克“自我管理”的基本精神。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只有提高自己的隱藏素質,修養心性,“知己知彼”,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兩個問題:自我認識和職業規劃;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先天的優勢和劣勢,知道如何揚長避短,規劃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能夠知道自己先天的特質與自己將來想做或喜歡做的工作的契合度,針對差異和不足提前做出調整或準備;了解他人,通過高效溝通取勝,了解人與人之間的性格差異;學習使用他人喜歡和理解的語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溝通。在教學方面,我力求采用互動式教學,通過現場互動問答、場景模擬推演,增加學習興趣,輕松掌握課程內容;此外,還有體驗式教學,通過沙箱和教具卡,讓學生獨立思考、親自體驗。提高學習效率;趣味化教學,通過科學的測試方法,讓學生了解自己和行為標準,并利用案例視頻、撲克牌游戲、情景表演等生動有趣的教學環節設計,增強課程的趣味性。
《VBSE營銷培訓》利用VBSE營銷綜合實訓平臺,讓學員掌握解決方案銷售流程(含對應甲方企業采購流程)、典型任務、實戰練習、銷售策略分析與計劃制定、銷售與談判成交技巧、公司知識、產品知識和行業知識。努力使學生適應市場對專業營銷人才培養領域解決方案銷售人才的需求。它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自己和社會。鞏固在實踐中學到的知識也是對大學專業知識的考驗,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這樣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學生的知識結構會變得更加合理。學生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不僅開闊了視野,也增長了知識,為將來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學生成功邁出的第一步。進入職場。
楊云霞老師課堂教學
“VBSE基礎創業訓練”利用信息技術和手段,讓大學生模擬創業過程,掌握創業規律,提高創業能力特點。通過創業教育教學,使學生掌握創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創業的基本流程。了解創業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激發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創業就業和全面發展。努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者現有的學習經歷相聯系;為學生積極參與、互助合作創造條件;將抽象內容具體化,讓學生有熟悉感。合理設置學習任務的難度和挑戰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和保持信心。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給予合理的表揚,意想不到的獎勵,公正的評價,增強滿意度。它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自己和社會。
楊云霞老師課堂教學
經濟管理學院利用實訓中心優勢資源,聯合培養管理信息化人才,開發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創建特色課程、特色專業、特色實驗中心,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增強人才培養質量。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水平。推動信息技術與人才培養各方面的系統融合,最終促進人才與社會的順利融合,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從學生入學開始,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不同階段的實踐訓練課程,以掌握相關應用技能并適應未來的就業崗位。為學院服務地方經濟、成為合作企業的深度合作伙伴創造條件。同時,還為學院搭建了自主學習平臺,實現全員脫產學習。對于教師來說:可以在自主學習平臺上獲取自己需要的學習內容;可以利用該平臺快速形成學習課件供學生學習,為課程開發積累素材;他們可以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培養學生:可以利用該平臺實現個性化培訓,因材施教;優化創業能力提升模式,進一步提升創業培訓實效。通過加強創業培訓,鼓勵發展一批項目相對成熟的創業團隊進入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實踐平臺和實踐指導。
教師團隊風采
學員可以在培訓中心親身體驗真實的商務談判、商務操作等情景,增長感性認識,并能進行現場模擬練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工作熱情、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按照實訓課程要求完成指定課程,即可達到基礎在崗人員水平,并具備一定的操作經驗,可有效解決就業難問題。隨著培訓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我們計劃增加培訓室的社會開放功能,通過校企合作建設區域性校園企業培訓基地,整合學校當地企業資源,與企業合作當地政府實現企業培訓收入創業和服務的雙重目標,為創業創新項目簽約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