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時間和細節全知道,讓藥效發揮到極致
中藥煎煮的基本方法
使用砂鍋、搪瓷器皿或不銹鋼器皿煎煮。避免接觸鐵、鋁及有害塑料制品,以免發生化學反應,影響功效或引起副作用。
浸泡藥物時,加水至水面高出飲片2~3厘米,浸泡20~30分鐘或1小時,使水充分浸沒藥物,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煮。
煎煮的火候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每劑藥水煎兩次。第一湯煮沸后,小火煮20至30分鐘。趁熱濾出湯液150~250毫升。第二次煎后,加水燒開,趁熱煮15至20分鐘。濾取湯液150~250毫升,擠去藥渣,將兩湯合勻,分兩次服。
那么,中藥煎煮的具體時間是多少呢?
各種中藥的煎煮時間
阿膠:阿膠、龜甲膠等多為高分子物質。如果與其他藥物一起炒,它們會粘在鍋上并變得粘稠。因此,最好先將這些藥物解凍,然后溶解成湯劑。拿。
芳香類藥物:麝香、冰片、樟腦、蘇合香、安息香等芳香類藥物的有效成分在常溫下極易揮發。一旦煮沸,藥物的藥效就會大打折扣,所以不宜長時間煎炸。
胃腸道藥物:谷芽、麥芽、雞內金等胃腸道藥物,主要活性成分為淀粉酶、蔗糖酶、蛋白水解酶等活性物質。這些物質不耐高溫,長期煎煮會大大降低其活性。影響療效。因此,這些藥物應生服或輕炒后研末立即服用。
驅蟲劑:雷丸是一種驅蟲藥。它的主要成分是雷丸。當加熱到70℃時,雷丸就會失去活性。因此,用于驅蟲時必須服用雷丸。
營養中藥:三七、鹿茸、紫衡、壁虎、蟲草等營養中藥均含有皂苷、蛋白質、脂肪、激素等有效成分,由于皂苷化學結構復雜且不穩定等因素蛋白質、煎劑常引起復雜的化學變化,影響藥效。為了保留其活性成分,應以稀釋形式服用。
最后我們來看看中藥煎煮時需要注意的其他細節。
中藥湯劑詳情
手遠離藥材:很多人在沖泡中藥前都會用手接觸藥材。事實上,這種習慣會影響藥材的健康。這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細節。買來的中藥大多是紙袋包裝的,也有一些是塑料袋制成的小包裝。當將藥物放入煎藥容器時,很多人的手會接觸到中藥。殊不知,這個動作有時會影響中藥的療效。如果此時手上涂有護手霜或者有肥皂的香味,也是對中藥的一種污染。因此,最好不要用手接觸中藥,直接倒入容器中。
不要用鐵鍋:煮藥的容器也很關鍵,也是嚴重影響藥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煎煮的最佳容器是砂鍋、瓦罐;玻璃容器和搪瓷容器(完好無損)次之;鐵鍋、銅鍋、鋁鍋、錫鍋不能用來煎藥。指出:“這是因為中藥的化學成分非常復雜,由于銅、鐵、鋁等金屬的化學性質活潑,很容易與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例如,鐵容易與鞣酸反應生成鞣酸鐵,使藥液顏色加深,藥液有鐵銹味,影響藥效;鋁與有機酸反應生成化合物,被人體吸收并蓄積在肝、腎等組織中,對人體造成損害;銅受熱容易氧化。對人體有害的銅綠。這些都會影響湯劑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中藥湯劑的臨床療效。另外,有些人還用家里做飯用的砂鍋來煮藥。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徹底沖洗干凈,這樣加清水后表面就不會出現油污了。因為油會影響中藥的藥效。
使用蒸餾水:不要以為簡單地將水放入藥罐中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水質也很關鍵。水質也會影響中藥的藥效。歷代名醫對藥材煎煮的水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李時珍將煎藥的水分為五種:雨水、露水、雪水。這些水都是天然蒸餾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要好。硬度更小,更純凈,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影響。雖然我們不能像古人那樣追求水質,但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使用蒸餾水或純凈水,或者涼開水。自來水可以加熱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熱水或開水直接煎藥。使用前必須使其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