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秦嶺山區小伙黎源:從貧困戶到創業致富帶頭人
莫榮所說的年輕人就是留壩縣江口鎮玄潭村的李源。 3月4日下午6點,當記者打電話要求采訪時,他還在忙著接待顧客。 1985年出生的李源,因家庭變故初中輟學,現在是留壩縣神山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年營業額超過1300萬元。公司致力于發展天麻、蜂蜜、香菇、木耳、西洋參等秦嶺特色產業,直接或間接帶動周邊百余名村民增收致富。
他的母親是聾啞人,父親常年身體不好。 17歲那年,李淵北上西安打工。他在建筑工地打過工,又當過酒店服務員,最后攢了點錢去西安賣冷面。母親遭遇車禍,父親突發腦溢血被迫回家……李源說,生活的“大山”始終毫不留情地壓在他的身上。但他始終告訴自己,不要倒下,要像家鄉山里的藤蔓一樣堅韌不拔。
不到兩年,家里的積蓄就花光了,李源到附近的礦井打工,貼補家用。 “我怎樣才能掙錢養活村里的家人呢?”在礦井里,李源思考著新的人生出路。
“我在店里做營業員的時候,同崗位的人一個月能掙500塊錢。因為我熱心、愛交朋友,所以能掙三四千塊錢。我想,為什么不利用這個技能呢?于是就借錢去上海學習了管理、股權結構等知識。”李源回憶道。
在西安、上海等城市旅行時,李源發現山區的土特產很受人們的歡迎。留壩縣位于秦嶺南麓,素有“綠色寶庫”、“天然氧吧”之稱。可供開發利用的中藥材有1300多種。經過近半年的市場調研,李源決定在家從事種植養殖,把家鄉的綠色產品銷往“遠方”。
2016年,李源在村里投入5萬元養蜂。一年下來,他的收入還不到7萬元。他知道,想要打造一個大產業,必須依靠團隊。
后來,李源認識了經營蜜蜂養殖合作社的姚祖源。姚祖源不愛說話,但養殖技術成熟,養殖規模大。像李源這樣擅長銷售的人很缺。兩人一拍即合。
2017年伊始,各地脫貧攻堅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留壩縣鼓勵發展綠色產業,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帶動群眾增收。在創業擔保貸款、專家技術援助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李源、姚祖元成立了深善園養蜂專業合作社。不久之后,他們同步發展天麻、香菇、木耳等產業,并注冊成立了深山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越來越多的回國年輕人加入其中。
每年8月,李源都會策劃“采蜜節”活動,吸引省內外客商走進青山綠水,看看“產蜜的地方”,然后通過直播等方式進行宣傳。 2018年8月,舉辦第二屆“采蜜節”,近200家客商現場簽訂價值超100萬元的意向合同。
“中央定點幫扶單位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也主動幫助我們銷售產品,現在我們山上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銷量不斷增加,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無價之寶!”李源說,“公司下一期計劃建設可容納200多人的康體基地,吸引更多游客來這里呼吸新鮮空氣,享受舒適生活。”
李緣的勵志創業故事給莫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榮在“委頻道”發言時,言語中充滿了對這位年輕人的肯定和敬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穩就業、促就業,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解決就業問題。”幫助大家解決就業問題,就像我給大家講的故事一樣,有了強有力的政策、個人的努力、服務的幫助,我們一定會推動就業工作更加深入、更加務實。
莫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秦嶺山區一些地方的‘綠色就業’模式非常有意義,我們今后會做一些研究和推廣。” (記者孫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