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專業:網癮少年的正業之路,從游戲室到實操課堂
▲這不是游戲室,而是實用的電競教室。幾名電子競技專業的學生組隊參加學校的電競杯比賽,但成績依然一般。該專業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采訪。 (南方周末記者翁歡/攝)
全文共4580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
本文首發于南方周末
在2016年教育部新增的專業中,“網癮少年”王濤看到了一個將愛好變成職業的機會:學習電子競技。
19歲的王濤回憶,幾個月前,他告訴媽媽,自己要去濟南參加播音主持和“電子”專業考試。他故意沒有把電子競技解釋清楚,得到了母親的“放行”。
今年年初,新年的喧囂尚未散去,王濤也加入了中國傳媒大學南光學院(以下簡稱“南光學院??”)設立的藝考中心候診區的長隊。南光”)。他掃了一眼眾人手中的報名表,看到上面都寫著“N19”。那是一個從未有過的代碼,代表著“藝術與科技(電子競技分析)”專業。
王濤想象著電子競技俱樂部訓練營的生活:大屏幕,大家分析比賽戰況,教練講解,然后一起練習……他不知道,未來四年,這個專業需要學生像普通大學生一樣學習高等數學和外語。課程,但沒有玩游戲的培訓課程。
如果電子競技專業不教游戲,那它教什么?如果不成為一名游戲玩家,電競專業畢業后你會做什么?就連很多在游戲時代長大的90、2000后的人也不了解電子競技這個職業,它的神秘面紗正在被揭開。
思想之戰
王濤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是《英雄聯盟》的成員了。
在那個“魔法世界”中奔跑的男人,是艾奧尼亞國的侍衛隊長艾瑞莉婭。有著黑色長發,紅色鎧甲,手握已故父親的巨劍,為保衛祖國而戰。
在父母眼中,王濤不是一個劍客,而是一個整天打游戲的“網癮少年”。為了限制兒子,公務員趙女士給家里的電腦設置了密碼,這促使兒子想出了對策:攢零花錢去網吧。為此,他經常被父母打罵。一次爭吵中,父親氣得把家門踢開了。
紀律沒有起到作用。從高二開始,王濤就逃離了校園的“禁錮”,到私人俱樂部打球。他還嘗試參加Team WE電競俱樂部組織的青訓營。 “有一次他出去玩了幾天,贏得了冠軍。他半夜回來叫醒我們,想要給我們看獎杯?!壁w女士回憶說,“我什至說我不想看,所以我就把它放在一邊,睡覺。”
焦急的家長拉著王濤去看心理醫生,試圖把救孩子的任務交給醫生。
精神科醫生舉了一個計算機專業的例子。計算機專業剛起步的時候,大家都認為IT男沒用,不懂得魅力,但現在計算機專業已經成為高薪專業。
“目前,電子競技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遇到很多問題。首先是人們的觀念問題,他們認為電子競技就是玩游戲。”談起電競教育的發展,南光電競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徐曉脫口而出,“考試時,很多考生背著家長來參加考試,有的家長不同意”他們中的一些人正在學習電子競技?!?/p>
在上海鈦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鈦度”)舉辦的電競專業建設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敏分享了他身邊的一個案例:“我是外行,來參加電競研討會是因為邀請我的員工是我朋友的兒子?!?/p>
我的朋友從清華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建筑設計師。相反,兒子沉迷游戲,成績受到影響。他們之間發生了很多爭執,甚至到了打架的地步。大學畢業后,長輩給兒子找了一份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但他也不喜歡。經過一番波折,兒子加入了鈦金,重回賽場。
“我認為現在對電子競技的一些負面態度有兩個原因:一是傷身體,二是沒用。”張敏談起了自己的理解:“我們建筑師畫圖拿了很多獎金,你花了很多錢。“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那里玩游戲,但什么也沒發生。”坐在上海研究院旁邊新聞傳播與外國語學院院長杜友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張教授,你知道現在一個好的電競解說年收入是多少嗎?幾千萬!比你畫圖的獎金高多了!”張敏挺直腰板,睜大眼睛笑道:“是嗎?那么這個行業真的要引起重視了!”
上海體育學院即將開設電子競技解說專業。杜友軍認為,“對于這個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高等教育有責任引領和引導,讓孩子們不僅能停留在玩游戲的境界,還能讓家長知道電子競技是也是一個可以賺錢、實現自我價值的專業?!?/p>
電競專業≠學打游戲
“2017年是中國電子競技教育元年。”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南光電子競技學院院長戴志強看來,本科教育中電子競技專業的出現并非“偶然”,更不是“異想天開”。
十年前,戴志強開創了藝術與科學的交叉領域,在人工情感與人工智能、新媒體藝術與技術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碩士方向是藝術虛擬現實與交互。
“電子競技是典型的虛擬現實互動?!贝髦緩姳硎?,“虛擬現實互動可以讓你通過情境和特殊的展示手法進入藝術的虛擬環境。電子競技有情境、有層次、有智慧互動?!?/p>
南洋大學本科專業的學科設置站在中國傳媒大學文理科專業的“巨人的肩膀”上。
在很多人眼里,電子競技就是“不務正業”。早在2003年,它就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第99屆正式體育賽事。 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成立電子競技國家隊。今年4月,電子競技被宣布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據中國音像協會游戲工作委員會和伽瑪數據發布的《2016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規模達到504.6億元,全年累計游戲玩家2.68億。移動電競用戶。與此同時,騰訊電競9月發布的《電子競技行業人才供需調查報告》指出,目前中國電子競技行業不到15%的職位出現人力飽和,需求旺盛。差距高達83%。
大神電競創始人齊飛對此感觸頗深:“面試時你問招聘人員會做什么,他們會說會玩游戲,但如果你問他們會不會“如何跨部門協作,基本上是一個禁忌。同時,我們特別需要跨行業的人才,只懂專業技能,不懂電子競技的候選人?!?/p>
人才的缺乏促使了電子競技教育的發展。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增設13個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位列其中。如今,全國已有20多所高校開設了電子競技專業。南光的“藝術與技術(電子競技分析方向)”是國內首個本科電子競技專業。
南光電子競技學院微信公眾號介紹該專業:“本專業面向電子競技分析領域,培養能夠從事電子競技數據分析、隊伍戰術策略信息分析與設計、電子競技賽事策劃、賽事組織管理、電子競技節目制作、電子競技賽事解說等方面將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資深電競專業人士、《中國電競幕后史》作者李陽曾在知乎上發表題為《專訪戴志強教授本科電競應用方法》的文章,一個在線問答社區。很多網友了解了這個專業,但也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什么南光的電子競技專業設置為藝術專業,而不是管理或體育專業?
“對于藝術招生,我堅持這樣做。”戴志強堅定地解釋說,中國大部分電子競技能力較強的學生文化課程相對不足。僅根據文化課程的成績來評估他們可能會影響他們接受正規教育的能力。機遇,而藝招考試為他們開辟了一條通往“羅馬”的新途徑。
“能打好電子競技的青少年都是聰明人,智慧需要想象力,而想象力又與藝術相關?!贝髦緩娬f,“玩電子競技的人都是有藝術潛質的人?!?/p>
南光藝術科技教研室透露,規劃的四年制本科課程將涉及賽事組織、策劃運營、數據分析、節目制作、賽事解說等多個方面。本學期開設的課程將幫助學生掌握數據分析軟件的應用,為數據分析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在后面與電子競技數據分析相結合。
目前正在籌建的上海體育學院電子競技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于飛認為,目前高校電子競技專業涉及的學科中,“數據分析是最有前景的”設立研究生學位?!睌祿治鰩熞彩请娮痈偧籍a業鏈中不可或缺的職業。
電子競技專業已經不再是人們想象中的“玩游戲的專業”。
南光藝考開始時,像王濤這樣的3000多名考生從全國各地趕赴南京、鄭州、太原、濟南、北京、深圳,爭奪40個電子競技專業的錄取名額。最終,該專業擴大招生規模,迎來了66名新生。
“現在很多人想報考這個專業,我的建議是結合自己的現狀?!弊鳛橐幻洑v過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電競老人”,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冠軍、鈦金CEO李曉峰對此深有體會。電競行業的艱辛,“任何行業在發展初期,都需要有‘渴望’的人?!蹦慊蛟S能夠先行一步,創造出后人無法企及的輝煌,但如果你真的有如此堅強的決心和斗志,你也會面臨很多挫折。然后大家就可以一起努力把這件事做好?!?/p>
全面支持
在李曉峰擔任公司CEO之前,他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SKY。雖然不熟悉電競的人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他卻在被譽為“電競奧運會”的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場上連續兩次舉起五星級紅旗,并以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
在他剛成名的時候,很多電子競技愛好者不遠萬里從外地城市通過各種關系找到李曉峰,就是為了和他談談自己的夢想。當時國內可供這些愛好者發展的平臺很少,他也很無奈。 “現在我有能力了,我還是覺得幫助他們是我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他從事電子競技教育的初衷。
2017年10月14日,鈦金召開電競教育品牌發布會,SKY接任教練。兩周后,他受邀到上海大學演講,暢談電子競技行業的未來。
如今企業從事電競教育,不只是開設電競學院,而是向高校提供教學設計、師資培訓、實踐平臺等,從教育的角度為高校提供教學建議。行業第一線。
南京恒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田云鵬表示,恒逸與高校合作,共同開展核心課程、專業課程與基礎課程配比、專業課程內容、教材編寫等教學設計工作。還可以提供專業的電子競技場地。等硬件設施。
學科理論的缺失是電子競技教育面臨的首要挑戰。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因素:師資匱乏。
電子競技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明顯缺乏經驗豐富的從業者的積累。在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幾乎不可能找到有電子競技相關崗位實踐經驗的老師;在企業中,也很難找到精通教學理論的講師。
南光電子競技學院段老師曾負責新生《數據科學基礎》課程。為了更好地向學生講解電競數據分析,她從來沒有玩過游戲,所以她只能通過玩《英雄聯盟》和《王者榮耀》等熱門游戲來自學電競知識。雖然現在不再負責課程,但她對比賽的理解終于更深了。
“首先要有合格的老師,然后才能教學生?!崩顣苑逭J為,電子競技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更要向培養師資方向發展。他規劃的教師培訓體系是,用五個月左右的時間,對大學教師進行電子競技行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也可以到企業實習。
徐曉表示,從行業轉行的導師也并非完美無缺:“現在很多老師或者培訓老師都是從一線轉行的,他們在實踐中做得比較好,但對教育方法和行業知識不熟悉?!睆目傮w把握上,我們還需要共同探索?!?/p>
校企合作更大的意義在于為電子競技產業提供專業人才。
據騰訊體育報道,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與電子競技方向)將于今年開始招生。英雄互娛和英雄體育將解決畢業生前三年的就業問題。
“我們正在積極與一線電競公司合作,利用他們的電競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平臺,力爭在學生大三、大四的時候就送去公司實習?!毙鞎?對于學生就業,花了不少心思。
前面說過,電子競技行業人才缺口巨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也很多。
2016年7月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的通知》。電競行業也沒有錯過這個好機會。重慶忠縣、江蘇太倉、安徽蕪湖……多地都宣布了建設電競小鎮的計劃。廣東順德正籌建全國首個以電競教育為軸的電競教育小鎮。
新事物總會受到質疑。
有人認為,游戲更新太快,生命周期比傳統體育賽事短,無法支撐一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電競學生的就業已經成為一句空話。
季飛并不擔心這個問題:“即使一款游戲死了,對游戲的需求依然存在。”
1986年,美國ABC頻道直播了兩個孩子玩任天堂游戲機的比賽,被視為電子競技的開端; 2013年,曾經風靡全球的魔獸爭霸隨著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的停擺而退出歷史舞臺。 DOTA、英雄聯盟等游戲已成為競爭核心;如今《王者榮耀》出現在中國,移動電競用戶數量迅速增加。 31年來,經歷了游戲的各種迭代,電子競技不但沒有沒落,反而走上了繁榮之路。
“以前我的隊友退役后基本上就留在這個行業了,現在電競產業鏈布局逐漸完善,電競教育等細分領域已經出現,就業有保障?!崩顣苑逭J為,任何行業,總會有泡沫,但行業本身永遠存在。
點擊下方藍色文字
下載:南方周末新版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