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自帶光環的原因及必懂的金融常識,你知道嗎?
1、銀行利息
一位富翁到華爾街一家銀行借了5000元的貸款。貸款期限為兩周。銀行貸款必須有抵押。他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作為抵押。銀行職員將自己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借給富翁5000元。
兩周后,財主來還錢,利息共計15元。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富翁賬戶里有幾千萬美元,問他為什么還要借錢。富翁說:你永遠找不到華爾街兩周15美元的停車場。
2、無利可圖的投資
“請舉例說明什么是非營利投資。”經濟學教授問道。
“帶你妹妹出去玩吧。”一名男學生回答道。
3. 順序原則和單獨合計
一次撿75元,還是先撿50元,再撿25元,你該選哪一個?
一次虧損75元,還是先虧損50元,再虧損25元,我該選擇哪一個?
實驗表明,絕大多數考生分別撿到75元,一起損失75元。
這就是經濟學的快樂和痛苦原理: n 好消息應該單獨發布; n 好消息應該單獨發布; n 壞消息應一起發布;一個大壞消息和一個小好消息應該分開宣布;一大好消息和一小壞消息一起公布。
4、資源匹配
如果把男人和女人分為四個優秀等級,ABCD,那么現在的情況是,男人A想找女人B,男人B想找女人C,男人C想要女人D,所以只剩下男人D了。
相反,女性的情況就不同了,即女性ABCD都想找男性A,最終的結果是留下了女性A和男性D。
5. 效果比較
經濟學中有一個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價值。
比如,你男朋友因為工作出色,被老板私下給了1000元獎勵。這時候,如果你的期望是他能給自己買一個10000元的包,那么1000除以10000,幸福感只有0.1。但如果你的期望是讓男朋友請你吃一頓200元的西餐,那么1000除以200,你的幸福感就是5。
中國的金融業是最能實現中國夢的行業。為什么?因為無論你的出身多么卑微,學歷多么普通,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有機會快速改變你的命運!
請記住:如果你相信以上的話,就說明你已經輸了!
金融是殘酷的。
如果要給“藝術青年”找一個反義詞,最合適的就是“金融青年”。
金融青年
這句話怎么理解呢?
從明天起,我將擁有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快樂的人,喂馬,砍柴,環游世界。從明天開始,我只關心身邊的親人、愛人、朋友。
這一切的前提是:有房子,有房子,有房子……
對于房子,如果你能用“理財思維”來看待,那么你就不會那么迷戀高曉松那句“不買房,買夢想”。
中國房改之后,房子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金融產品。很多人之所以認為中國的房價天高,是因為在他們眼里,房子只是房子。而如果你把房子看作一種金融產品,你就會明白為什么中國的房價會飛漲。
水木然相信,未來的每一個物品、每一項服務、每一個企業都可以變成一個金融產品,然后可以在上面進行金融操作。比如說電影金融化,你在看電影的時候,別人在賭票房。
什么是金融運作?就是推動資金依次流向效率最高的國家和地區、效率最高的行業、效率最高的企業、效率最高的項目、效率最高的個人,從而實現資本的增值和擴張。
中國已經完全金融化了。未來我們要通過并購、基金、投資、入股、殼上市等方式讓我們的資產快速增長。這輪資產金融化將是中國泡沫破滅前的下一輪紅利!
工具箱意識
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具備工具箱意識。
那就是:你的房子、車子、股票、工資等等都是你的金融工具。你的目的不是完全擁有它們,而是使用它們。你需要通過更新、周轉、贖回來增加價值,然后把自己推高,這樣你才能分配更多的資源。
金融的本質是錢如何生錢。金錢不是萬惡之源,金錢只是可以量化一切。資產可以量化,思想可以量化,生活可以量化,感情可以量化,甚至時間也可以量化。
萬物皆為我所用,萬物非我所用。水木然相信,一切有形資產都是你身外的,而你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思想和模式都是你自己的。
要想配置更大、更多、更遠的資源,還需要了解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這是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流傳下來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無論物體有多重,只要我的杠桿足夠長,我就可以撬動它。杠桿原理是一個非常巧妙的發明。我們利用的東西完全超出了我們的“力量”。
這也是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原則,激勵我們大膽改變世界。但真正將這句話運用到極致、徹底改變世界的,卻是各個金融玩家。
沒有杠桿就沒有金融。一切金融創新的本質都是穩步提高杠桿。一級杠桿為1:3,二級杠桿為1:3,疊加后整個系統變成1:9。還有第三級、第四級,甚至隱形杠桿。未足額付首付、未付首付補首付、分配資金炒股等都是提高杠桿的方式。
放大杠桿并不難。困難的是杠桿水平必須與你的控制相匹配,否則你就會失去控制。非法集資屢禁不止、資金鏈斷裂導致小額貸款和擔保崩潰、互聯網金融斷鏈跑路事件屢屢發生,都是杠桿造成的。所以,一切金融危機的本質都是杠桿。失控!
對于國家來說,水木然認為,真正的智慧是以信用為支點,設計一個風險可控的杠桿,撬動和配置遙遠的資源。這就是高水平的民族智慧,也是金融思維的精髓。
四個角色
金融的本質是錢生錢。這個邏輯將世界分為四種角色:
第一個角色:我有錢,我需要把它變成更多的錢。 (資本家)
第二個角色:我沒有錢,但我可以幫助有錢人把錢變成更多的錢。 (銀行及其他機構)
第三個角色:我沒有錢,但我的想法可以變成錢(企業家)
第四個角色:誰給我錢,我就幫他賺錢(民工)
所以,金融是天使,因為它可以幫助需要錢的人得到錢;金融也是魔鬼,因為它讓富人更富。
所以說白了,金融就是:為富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然后以增值為目標,以杠桿為手段,以信用為基石,以邊界為風險。金融的本質是增值、信用、杠桿、風險這四個詞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大的操作系統。
信用在這里尤為重要,因為信用是杠桿的基礎。如果你有信用,我就加杠桿。沒有信用就沒有金融。信用是金融的基礎,是金融的生命線!
未來,你的信用比你的身份更重要!
服務實體
金融可以想象,但不能憑空想象。
據說,影像是天上成的,地上也成的。金融的本質只是現實產業投射在天空的影像。金融必須跟上實體產業的節奏。
比如說,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你的盈利能力必須大于你的負債速度;對于融資平臺來說,你的投資回報率必須大于向客戶承諾的利息;對于銀行來說,你向它放貸的企業風險必須是一定的,必須在你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內。
金融一旦脫離真正的節奏,就會進入泡沫階段。而現在,我們就面臨著這個問題!
鄧小平說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做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惱人的
如果說金融有什么至理名言,水木然用五句話來概括:
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貧富差距過大的根源是金融。
當你仍然要靠努力才能獲得成功時,就說明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真相永遠掌握在少數有錢人手中。
與貧窮的弱點相比,丑陋根本不值一提。
有些事情不努力是無法改變的。五十元人民幣的設計再漂亮,也不如百元人民幣有吸引力。
所以,金融有時真的很煩人。
同性戀游戲
無論是炒股、投資、買房,金融都是一個與人性博弈的過程。這類游戲分為四個境界:
技術-藝術-魔法-道教。
縱橫操縱,剝繭,設點,掌控局勢;洞察人性的溫暖和溫暖,分析公眾的行為。一路走來,如果能做到游刃有余,收、發,就達到了“道”的境界。此時,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生、病、死,一切都在你的心中來去自如。
你最強的對手就是你自己。一旦戰勝了自己,就等于跳出了三界,不再是五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我無意離開或離開,看著天空中的云朵翻滾而輕松。
此時的你:別人拋棄我,我接受;別人拋棄我,我接受;別人拋棄我,我接受。當別人拿走的時候,我就把它送出去。你的存在沒有我,一切眾生想要的正是你所放棄的。
那么你就成為慈悲的佛。
最終,金融的最高境界是消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