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家可歸者危機愈演愈烈,洛杉磯縣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由于基本生活需求難以滿足,美國各地越來越多的人向收容所尋求幫助,一些收容所報告稱,等待幫助的人數在短短幾個月內增長了兩倍。據美國聯邦政府統計,2022年1月,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超過58萬,洛杉磯和紐約是無家可歸者人數最多的城市。
以洛杉磯縣為例,該縣無家可歸者數量自2015年以來增加了55%,目前該縣1000多萬人口中,有近7萬名無家可歸者,雖然部分無家可歸者住在政府或福利機構開設的收容所,但70%的無家可歸者仍然流落街頭。
《衛報》網站指出,近兩年來,加州無家可歸者面臨的人道主義問題持續惡化,街頭死亡人數持續上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無家可歸者聯盟研究人員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洛杉磯至少有1493名無家可歸者死亡,平均年齡為47歲。在這些死者中,非洲裔占比25%,遠超非洲裔在當地人口結構中的占比。
無家可歸者死亡的主要地點是高速公路地下通道、公園、人行道、廢棄建筑、公交車站等。“我們總是聽到這個人或那個人死亡的消息,這令人心碎。”36歲的洛杉磯無家可歸者安吉·坎波斯說。
洛杉磯縣官員在聲明中表示,美國公民無家可歸有著復雜的社會和經濟原因,包括失業、健康、保險等因素,其中不少人患有精神疾病或濫用藥物。“政府希望通過實施緊急狀態,更好地調動資源,加大對無家可歸者的幫助力度。”
《華盛頓郵報》文章認為,這一弱勢群體并未得到政府急需的幫助,“政府既沒有讓他們享受經濟刺激計劃的紅利,也沒有制定保護措施防止他們被趕出”。以加州為例,該州擁有全美最多的億萬富翁和最富有的社區,但卻擁有全美30%的無家可歸者。顯然,“金州”并沒有推出與其財富相匹配的解決方案來應對這場被拖延了幾十年的危機。據估計,加州政府在未來12年內每年需要投入81億美元來解決無家可歸者問題。此外,美國部分地區甚至將“無家可歸者”在城市中游蕩定義為犯罪,將在公共場所定居定義為重罪,并清理無家可歸者居住的帳篷。
分析人士認為,無家可歸者危機給美國政府敲響了警鐘。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不平等與民主研究所所長阿納亞·羅伊說:“如果我們在世界其他地方看到這些數據,我們會認為它們是非常貧窮、無法保障人權的國家。一些家庭和孩子住在汽車里,老弱病殘在街上游蕩。”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權利倡導者西奧·亨德森說:“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