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用餐時竟然有這么多基本禮儀,你知道嗎?
西餐禮儀常識有哪些?上篇
1. 就座
進(jìn)入餐廳后,服務(wù)員會帶您入座,請勿貿(mào)然入座,男士或服務(wù)員可幫助女士拉開椅子,協(xié)助她們?nèi)胱R话銖囊巫幼髠?cè)入座,離出口最遠(yuǎn)的座位為上座。
2. 就餐基本禮儀
喝湯并咀嚼,不要發(fā)出任何聲音。
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打嗝。
不要碰撞杯子或盤子。不要移動盤子或與同伴交換食物。
輕輕放置刀叉,不要發(fā)出刮擦的聲音。
說話時不要揮動刀叉或者用刀叉指向別人。
他沒有彎腰吃飯,看上去真的很可憐很悲慘。
將食物切成大小合適的塊狀,一口送進(jìn)嘴里,而不是半口。
不要看盤子底部的品牌名稱。
每次上菜時,都先從最外側(cè)的左右兩對刀叉開始。
使用放在您右手邊的杯子,不要去拿別人的杯子。
3.西式餐具的擺放
中式餐具只有一雙筷子,西式餐具則是一整排琳瑯滿目的物品。請放心,餐具雖然很多,但其實只為四道菜準(zhǔn)備的。這四道菜分別是前菜、湯、魚、肉,但餐具卻全都擺放在一起。
置于中央的叫裝飾盤或者展示盤,餐巾放在裝飾盤的上面或者左邊。
刀和勺子放在盤子的右側(cè),叉子放在左側(cè)。您可以根據(jù)就餐順序從外到內(nèi)使用,開胃菜、湯、小菜、魚類菜肴、肉類菜肴,隨您所需。
酒杯擺放在右上角,最大的是高跟水杯,第二大的是紅酒杯,細(xì)長的是白葡萄酒杯,根據(jù)場合,也會有香檳杯或雪利酒杯。
左手邊擺放著面包盤和黃油刀,裝飾盤的對面是用來盛放咖啡或者小吃的小勺子和叉子。
4. 西式餐具使用規(guī)則
1. 刀叉擺放方法:將刀叉放在一起,刀刃朝內(nèi)
刀叉的擺放是告訴服務(wù)員何時收走盤子的信號。如果刀叉分別放在盤子的兩側(cè),表示還在用餐。反之,當(dāng)?shù)恫嫫叫袛[放時,表示用餐已經(jīng)結(jié)束。另一種擺放方式是在大眾餐廳就餐時,從始至終只使用一副刀叉。收走盤子后,將用過的刀叉留在桌上,繼續(xù)吃下一道菜。此時,不要將刀叉直接放在桌上,而是將刀口置于叉齒之間,刀刃朝下。
用餐完畢后,將刀叉一起放在盤子上,刀刃朝內(nèi)。這樣不僅可以讓你的餐桌更加整潔,還可以方便服務(wù)員清理餐具。
2. 上菜餐具:用雙手,更優(yōu)雅
在餐廳用餐時,可能會遇到一些不為一個人準(zhǔn)備或可以分享的菜肴,例如西班牙海鮮飯或大份沙拉。對于為許多人上菜的菜肴,會提供男叉女勺。取餐時只用一只手操作勺叉是不優(yōu)雅的。那是專業(yè)服務(wù)員的技能,普通人不需要知道。用雙手更優(yōu)雅:右手拿勺子在下,左手拿叉子在上。將食物放在勺子上,用叉子的背面按一下,然后放在你的盤子里。
每次取餐時,記得將食物集中放在盤子中央,叉子和勺子的柄朝向同伴。這樣不但保持盤子的美觀,也方便別人取餐。
西餐禮儀常識有哪些? 第二部分
1. 在餐桌上
餐具通常在就餐者入座前擺放在每位就餐者面前。這些餐具包括:盤子、刀叉、勺子、面包盤、杯子和餐巾。
2.底盤
底盤并不直接盛放食物,而是起到裝飾品與托盤相結(jié)合的作用。
托盤就放在就餐客人的正前方,服務(wù)員上菜時將食物和盤子放在托盤上;有時,上第一道菜時,服務(wù)員就將托盤收走。
3. 刀叉
叉子放在底座的左側(cè),刀子放在底座的右側(cè),刀刃朝向底座,勺子放在刀的右側(cè)。
4.餐巾
它可以放置在底板上,也可以放置在叉子的左側(cè)。
5. 杯子
餐刀前擺放著杯子,最大的杯子是水杯,第二大的杯子是紅酒杯,細(xì)長的杯子是白葡萄酒杯。視情況而定,也可能放香檳或雪利酒杯。
6. 面包盤和黃油刀
將這組刀放在餐盤的前面或左邊,黃油刀跨在面包盤上。
7. 刀叉擺放順序
刀叉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在底盤兩側(cè):前菜、湯、小菜、魚類菜肴、肉類菜肴,您可以根據(jù)需要從外向內(nèi)使用。
所以,吃開胃菜用的刀叉都在外面。
8.吃甜食的餐具
甜點的餐具有時要等到稍后才上桌,這是因為餐具擺放還有另一條規(guī)則,即用餐者面前的任何一種餐具不能超過三件(杯子除外)。
若餐點數(shù)量較大,需要任何種類餐具三件以上,服務(wù)員會在需要時臨時送上所需的餐具。
9. 勺柄
在美國,勺子的柄朝右,叉子的柄朝左;在歐洲,兩個柄都朝右。
10. 咖啡和茶餐具
大多數(shù)情況下,咖啡和茶的器具都是最后放置的。
這時,咖啡杯或者茶杯就放在一個小碟子上,用來攪拌咖啡或者茶的勺子也放在這個小碟子上。
11. 保持立場
因為餐具的擺放有講究,在進(jìn)餐過程中,餐具應(yīng)保持在原位,比如喝完一口酒,酒杯應(yīng)放回原位,但一旦叉子、勺子或刀子用過后,這些餐具就不能直接擺放在桌子上了。
西餐禮儀常識有哪些? Part 3
1. 吃西餐的六個要點
第一個是“菜單”
走進(jìn)西餐廳,服務(wù)生會先帶你入座,入座后,首先送上來的便是菜單。菜單被視為餐廳的門面,老板對菜單總是十分重視,用最好的布料做菜單封面,有的甚至用柔軟的羊皮,上面印著各種美麗的花紋。
點好菜是有訣竅的,打開菜單看看哪道菜是以餐廳名字命名的,你一定可以點的。要知道,沒有哪個廚師會拿自己餐廳的名字開玩笑,所以他們花了很多心思做出的菜一定很好吃,你一定可以點的。看菜單點菜已經(jīng)成為吃西餐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種生活方式。”
第二個是“音樂”
豪華高檔的西餐廳里一定有樂隊演奏輕音樂,普通的小西餐廳里也會播放一些美妙的音樂。不過,這里最重要的還是音樂的“可聽性”,也就是聲音要“似聽非聽”,也就是想專心和朋友聊天時聽不到,想休息放松時卻能聽到。這個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第三個是“心情”
西餐要求環(huán)境優(yōu)雅,氣氛融洽。要有音樂,有白色桌布、鮮花,所有餐具必須干凈。如果是晚餐,燈光要調(diào)暗,桌子上要有紅色蠟燭,營造出浪漫、迷人、典雅的氛圍。
第四個是“會面”
也就是說,吃西餐要有選擇性,一定要是親朋好友,興趣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是為了交朋友,很少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在西餐廳里很少出現(xiàn)紅臉的場面。
第五個是“禮儀”
又稱“進(jìn)餐禮儀”、“進(jìn)餐姿勢”。總之,要遵從西方習(xí)俗,避免任何唐突的動作,特別是在拿刀叉時,如果手舞足蹈,就會“失態(tài)”。使用刀叉時,應(yīng)右手執(zhí)刀,左手執(zhí)叉,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后用刀叉送入口中。一般來說,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總是用左手拿叉將食物送入口中。美國人切完后放下刀,用右手拿叉將食物送入口中。但任何時候,刀都絕對不能放入口中。在西方宴會上,主人會安排男女相鄰而坐,講究“女士優(yōu)先”的西方紳士,對女士會表現(xiàn)出禮貌。
第六個是“meal”(食物)
一位美國美食家曾說:“日本人是用眼睛吃飯的,他們的菜做得很漂亮。我們西餐是用鼻子吃的,所以我們的鼻子很大。只有你們偉大的中國人懂得用舌頭吃飯。”我們中餐講究“味”,西餐講究營養(yǎng),至于味道,是不能和中餐相比的。
2.西餐廳服務(wù)禮儀座位安排
1. 座位是有先后順序的,一般來說,背對著門的座位最低,是主人坐的,面向著門的座位最高,是最重要的客人坐的。
2、擺長桌時,男女主人分別坐在兩端。男主人在門口,女主人在另一端。女主賓在男主人的右邊,男主賓在女主人的右邊。其余按順序排列。
3、當(dāng)餐桌呈丁字形或門形排列時,男女主人座位在橫排中央,男女主人座位在兩邊,其余以此類推。
4、在西餐中,男女通常是交替就座,以便男士可以隨時為身邊的女士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