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文字為何從漢字變成了拼音化的羅馬文字?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幾十年前,越南人還沒有使用這種文字系統。幾十年前,越南很多人還在使用漢字或者由漢字衍生而來的儂字。那時,他們用漢字和儂字可以很輕松地寫出含義復雜的文章,而且他們使用的文字不會讓他們感到只知讀音不知義的尷尬。
后來他們的文字之所以完全變成表音文字,其實和兩股力量的影響有關。第一股力量就是法國殖民者。法國殖民越南之后,為了徹底斷絕越南和清朝的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首先對越南實行文化限制。其中最重要的限制就是文字限制。當時他們開始限制越南人使用漢字,強迫越南人使用歐洲人在越南之前發明的羅馬文字。他們想通過這種文字的改變來加強和越南殖民地的關系。
也就是說,自從法國殖民越南以來,越南認識漢字的人越來越少。但由于漢字對越南的影響巨大,法國人直到二戰結束,也無法完全消除漢字在越南的影響。比如成長于法國殖民時代的胡志明,不僅能很好地寫漢字,還能用漢語流利地與中國人交流,是典型的中國通。
影響漢字消失的第二股力量是越南境內的北越勢力,也就是現越南政府的前身,是胡志明建立的政權。正是在這股力量的“推動”下,未被法國殖民者消滅的漢字,如洪水沖走的塵埃一般,在越南徹底消失。
說起胡志明消滅漢字,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這樣一個對中國了如指掌的胡志明,為什么要在越南消滅漢字,消滅越南使用了近2000年的文字體系。其實,胡志明在消滅漢字時考慮了很多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政治上的考慮。歷史上,越南曾長期被我們統治,從西漢到五代十國時期,他們的中部和北部地區一直都是我們中原王朝的管轄范圍。
五代十國之后,直到清朝法國殖民時期,他們一直是我們中原王朝的藩屬,和我們有很深的淵源。對很多越南人來說,那段被我們統治、被藩屬的時期是他們歷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時期。為了消除我們歷史對他們的影響,增強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他們消滅漢字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韓國人也這么做過。
第二個因素是,注音羅馬字確實比越南人使用的繁體漢字和儂字更容易普及。過去,越南很少有人會寫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越南的條件不好,很難在全國普及文字。第二個原因是,當時他們使用的漢字和儂字非常稀有,很難理解。
不要以為這是小事,如今香港、臺灣之所以能普及繁體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很好的經濟條件,有足夠的精力在民間普及繁體字。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精力支撐,一個國家或地區很難在全民中普及繁體字。民國時期,就有很多學者提出要廢除漢字,推行拉丁文字,以完成識字。建國后,我們也曾經在大陸推行拉丁文字、簡化漢字等問題上爭論過。從這些方面,我們應該知道,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繁體字有多么困難。
對于越南這樣的國家來說,在全民中普及繁體漢字同樣是困難的。他們剛建國時,根本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在民間普及如此復雜的漢字。所以,為了盡快完成掃盲工作,他們把在越南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容易學習的表音文字推到了最前面,作為唯一官方指定的文字向民間推廣。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畢竟我們剛開始學識字的時候,也是從學習拼音開始的,由此可見,相對于漢字,拼音對于沒有基礎的人來說,確實更方便學習和掌握。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表音文字就比漢字更先進,表音文字雖然簡單易學,但不如歷史悠久的漢字那么深奧。比如韓國人使用表音文字后就遇到了很多麻煩,如今他們的文字已經不能清楚地表達一些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在身份證上,為了更清楚地表達自己姓名的含義,他們會用韓文和漢字來標注自己姓名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