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電競大會發布電競場館建設與運營服務規范,推動電競行業發展
■ ChinaJoy電子競技比賽中記者郭新陽攝
8月4日,2019全球電子競技大會上,公布了《電子競技場館建設規范》和《電子競技場館運營服務規范》兩項電競團體標準。歷時10個月,才發布了這座全國乃至全球首個電子競技場館的“說明書”。其背后有何故事和意義?新民晚報記者采訪了兩項標準的制定者上海電子競技協會,并一一聽取了相關人員的說法。
電競場館將不再混雜
電子競技產業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但相關配套資源卻一直匱乏,特別是相關標準尚不明確。
目前,國內電子競技比賽使用的場館主要包括體育館、文化展覽館、電競館和網吧等。很多場館還要兼顧其他體育賽事、商業演出、展覽等,資源稀缺、審批嚴格。
上海兩項電子競技團體標準的出臺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規格上看,上海電子競技場館根據場館可舉辦電子競技賽事的級別、建設規模、功能等分為A、B、C、D四個等級。
上海市電子競技協會副秘書長王勇告訴記者,電子競技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賽事,還將包括電競體驗、電競訓練,以及未來的電競表演。我們需要大量可以全民普及的電競體驗館——即標準的C級、D級電競場館。這種類型的場地將來會被廣泛使用,并且可以很快改變。將適用于商業路演、電競游戲發布等各個方面。
標準準備:摸著石頭過河
從歷史上看,賽事場地一直是大大小小的體育賽事的首要元素。關于如何建造以及在哪里建造都有先例。對于電子競技這項新興運動來說,各種相應規定的制定仍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
據悉,標準編制過程歷時10個月,結合了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的要求以及舉辦各類電子競技賽事的需要。適合永久和臨時向公眾開放的電子競技活動。在此期間,起草工作組走訪了行業賽事主辦方、場館運營方、電子競技隊、直播平臺等,征求了行業專家的意見。
王勇介紹,目前在楊浦、靜安、普陀等地都有不同規模的電子競技場館。在眾多新興經營主體中,也不乏對電競場館建設抱有“軟偏好”的人。這兩項標準的出臺,將讓電子競技行業的企業更有信心尋找合作伙伴,尋找更多合格的場館。
“電子競技是近幾年才真正實現產業化發展的,產業發展存在頂層設計不足、行業規范和標準建設不足等問題,這使得電子競技的發展陷入困境。”使產業在一定程度上處于自然增長態勢,將產業發展納入規范有序軌道,將促進電子競技產業更加健康繁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余秀芬表示。
電子競技上海大師賽即將舉行
有了場地,活動也就隨之而來。
上海電子競技協會表示,兩項場館標準的發布只是上海建設“全球電競之都”的一小步。接下來,上海將舉辦2019電子競技上海大師賽!
電子競技行業長期以來沒有強大的第三方綜合賽事平臺,廠商一直在各自為戰。上海電子競技大師賽與上海ATP1000網球大師賽等眾多上海頂級體育名片相比,打造出一個具有全球視野、選手水平高、內容全面、行業實體和市場因素相結合的新平臺。打破以往頂級電子競技賽事內容單一、純粹商業驅動的格局,本次賽事將參考以往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電子競技賽事,力爭國際化、全覆蓋。據悉,該活動將于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舉行。
業內分析認為,無論是第三方賽事平臺還是標準的發布,都有助于打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現有格局,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 (新民晚報記者 李然然)